㈠ web与web2.0有什么区别
web2是个技术的进步而已
2001年秋天互联网公司(dot-com)泡沫的破灭标志着互联网的一个转折点。许多人断定互联网被过分炒作,事实上网络泡沫和相继而来的股市大衰退看起来像是所有技术革命的共同特征。股市大衰退通常标志着蒸蒸日上的技术已经开始占领中央舞台。假冒者被驱逐,而真正成功的故事展示了它们的力量,同时人们开始理解了是什么将一个故事同另外一个区分开来。
“Web 2.0”的概念开始于一个会议中,展开于O'Reilly公司和MediaLive国际公司之间的头脑风暴部分。所谓互联网先驱和O'Reilly公司副总裁的戴尔·多尔蒂(Dale Dougherty)注意到,同所谓的“崩溃”迥然不同,互联网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重要,令人激动的新应用程序和网站正在以令人惊讶的规律性涌现出来。更重要的是,那些幸免于当初网络泡沫的公司,看起来有一些共同之处。那么会不会是互联网公司那场泡沫的破灭标志了互联网的一种转折,以至于呼吁“Web 2.0”的行动有了意义?我们都认同这种观点,Web 2.0会议由此诞生。
在那个会议之后的一年半的时间里,“Web 2.0”一词已经深入人心,从Google上可以搜索到950万以上的链接。但是,至今关于Web 2.0的含义仍存在极大的分歧,一些人将Web 2.0贬低为毫无疑义的一个行销炒作口号,而其他一些人则将之理解为一种新的传统理念。
本文就是来尝试澄清Web 2.0本来意义。
在我们当初的头脑风暴中,我们已经用一些例子,公式化地表达了我们对Web 2.0的理解:
Web 1.0 Web 2.0
DoubleClick Google AdSense
Ofoto Flickr
Akamai BitTorrent
mp3.com Napster
大英网络全书在线(Britannica Online) 维基网络全书(Wikipedia)
个人网站 博客(blogging)
evite upcoming.org和EVDB
域名投机 搜索引擎优化
页面浏览数 每次点击成本
屏幕抓取(screen scraping) 网络服务(web services)
发布 参与
内容管理系统 维基
目录(分类) 标签(“分众分类”,folksonomy)
粘性 聚合
这个列表还会不断继续下去。但是到底是什么,使得我们认定一个应用程序或一种方式为作所谓“Web 1.0”,而把另外一个叫做“Web 2.0”呢?(这个问题尤为紧迫,因为Web 2.0的观念已经传播的如此广泛,以至于很多公司正在将这个词加到他们的行销炒作中,但却没有真正理解其含义。同时这个问题也尤为困难,因为许多嗜好口号的创业公司显然不是Web 2.0,而一些我们认为是Web 2.0的应用程序,例如Napster和BitTorrent,甚至不是真正适当的网络程序!)我们首先来探讨一些原则,这些原则是通过Web 1.0的一些成功案例,以及一些最为有趣的新型应用程序来体现的。
1. 互联网作为平台
正如许多重要的理念一样,Web 2.0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而是一个重力核心。不妨将Web 2.0视作一组原则和实践,由此来把距离核心或远或近的网站组成为一个类似太阳系的网络系统,这些网站或多或少地体现着Web 2.0的原则。
图1为Web 2.0的“模拟图”,该图是在名为“O'Reilly的朋友”(Friend Of O’reilly, FOO)的会议的一个研讨会上产生的。这个图基本上仍处于演化阶段,但已经描绘出了 从Web 2.0核心理念中衍生出的许多概念。
例如,在2004年10月的第一次Web 2.0的会议上,约翰·巴特利(John Battelle)和我在我们各自的开场白中列举了一组初步的原则。
这些原则中的第一条就是“互联网作为平台”。这也曾是Web 1.0的宠儿网景公司(Netscape)的战斗口号,而网景在同微软的大战中陨落了。此外,我们早先的Web 1.0的楷模中的两个,DoubleClick和Akamai公司,皆是将网络当作平台的先驱。人们往往不认为这是一种网络服务,但事实上,广告服务是第一个被广泛应用的网络服务,同时也是第一个被广泛应用的混合处理(mashup),如果用另一个近来流行的词来说的话。每个旗帜广告(banner ad)都是用来在两个网站之前无缝合作,向位于另外一台计算机上的读者传递一个整合好的页面。
Akamai也将网络看作平台,并且在一个更深入的层次上,来搭建一个透明的缓存和内容分发网络,以便降低宽带的拥塞程度。
虽然如此,这些先驱提供了有益的对比,因为后来者遇到同样问题的时候,可以将先驱们的解决方案进一步延伸,从而对新平台本质的理解也更为深刻了。DoubleClick和Akamai都是Web 2.0的先驱,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可以通过引入更多Web 2.0的设计模式,来实现更多的应用。
让我们对这三个案例中的每一个都作一番深究,来探讨其间的一些本质性的差别。
Netscape 对 Google
如果Netscape可以称为Web 1.0的旗手,那么Google几乎可以肯定是Web 2.0的旗手,只要看看他们的首次公开上市(IPO)是如何地揭示了各自的时代就清楚了。所以我们就从这两个公司和其定位的差别入手。
Netscape以传统的软件摹本来勾勒其所谓“互联网作为平台”:他们的旗舰产品是互联网浏览器,一个桌面应用程序。同时,他们的战略是利用他们在浏览器市场的统治地位,来为其昂贵的服务器产品建立起市场。从理论上讲,在浏览器中控制显示内容和程序的标准,赋予了Netscape一种市场支配力,如同微软公司在个人计算机市场上所享受的一样。很像当初“自行的马车”(horseless carriage)将汽车描绘为一种熟知事物的延伸,Netscape曾推销一种网络桌面(webtop)来替代传统的桌面(desktop),并且计划借助信息更新,以及由购买了Netscape服务器的信息提供者来推送的各种小程序,来开发推广这种网络桌面。
最终,浏览器和网络服务器都变成了“日用品”,同时价值链条也向上移动到了在互联网平台上传递的服务。
作为对比,Google则以天生的网络应用程序的角色问世,它从不出售或者打包其程序,而是以服务的方式来传递。客户们直接或间接地为其所使用的服务向Google付费。原有软件工业缺陷荡然无存。没有了定期的软件发布,只需要持续的改善。没有了许可证或销售,只需要使用。没有了为了让用户在其设备上运行软件而不得不进行的平台迁移,只需要搭建宏大的、由众多个人计算机组成的、可伸缩的网络,其上运行开源操作系统,及其及自行研制的应用程序和工具,而公司之外的任何人则永远无法接触到这些东西。
在其底层,Google需要一种Netscape从未需要过的能力:数据库管理。Google远远不只是一个软件工具的集合,它是一个专业化的数据库。没有这些数据,那些工具将毫无用武之地;没有这些软件,数据也将无可控制。软件许可证制度和对应用程序接口(API)的控制——上一个时代的法宝——已经毫不相关了,因为Google的软件只需要执行而从不需要分发,也因为如果不具备收集和管理数据的能力,软件本身就没有什么用处了。事实上,软件的价值是同它所协助管理的数据的规模和活性成正比的。
Google的服务不是一个简单的服务器,虽然其服务是通过大规模的互联网服务器集合来传递的;其服务也不是一个浏览器,虽然这种服务是被用户在浏览器中体验到的。Google的旗舰产品——搜索服务,甚至不托管它让用户来搜寻的内容。很像一个电话通话过程,不仅发生在通话的两端,而且发生在中间的网络上。作为用户和其在线体验的一个中介,Google作用于浏览器、搜索引擎和最终的内容服务器之间的空间中。
虽然Netscape和Google都可以被描述为软件公司,但显然Netscape可以归到Lotus,Microsoft,Oracle,SAP,以及其他发源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软件革命的那些公司所组成的软件世界。而Google的同伴们,则是像eBay,Amazon,Napster,及至DoubleClick和Akamai这样的互联网公司。
DoubleClick对Overture和AdSense
同Google类似,DoubleClick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互联网时代的孩子。它把软件作为一种服务,在数据管理方面具有核心竞争力,并且正如上文所述,它是一个早在连网络服务的名字还不曾有的时候,就已然开始其服务的先驱。然而,DoubleClick最终还是被其商业模式局限住了。它所贯彻的是九十年代的互联网观念。这种观念围绕着出版,而不是参与;围绕着广告客户,而不是消费者,来进行操纵;围绕着规模,认为互联网会被如MediaMetrix等网络广告评测公司尺度下的所谓顶级网站所统治。
结果是,DoubleClick得意地在其网站上引用道:“超过2000种的成功应用”。而相对比的是,Yahoo!公司的搜索市场(从前的Overture)和Google的AdSense产品,已经在为几十万的广告客户服务。
Overture和Google的成功源自于对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提到的所谓“长尾”的领悟,即众多小网站集体的力量提供了互联网的大多数内容。DoubleClick的产品要求一种签订正式的销售合同,并将其市场局限于很少的几千个大型网站。Overture和Google则领会到如何将广告放置到几乎所有网页上。更进一步地,它们回避了发行商和广告代理们所喜爱的广告形式,例如旗帜广告和弹出式广告,而采用了干扰最小的、上下文敏感的、对用户友好的文字广告形式。
Web 2.0的经验是:有效利用消费者的自助服务和算法上的数据管理,以便能够将触角延伸至整个互联网,延伸至各个边缘而不仅仅是中心,延伸至长尾而不仅仅是头部。
毫不奇怪,其他Web 2.0的成功故事也显示着同样的轨迹。eBay扮演着一个自动的中间媒介的角色,使个体之间发生的几个美元的偶然性的交易成为可能。Napster(虽然已经出于法律原因而关闭)将其网络建立在一个集中的歌曲数据库之上,但是它让每一个下载者都成为一台服务器,从而使其网络逐渐扩大。
Akamai 对 BitTorrent
同DoubleClick类似,Akamai的业务重点面向网络的头部,而不是尾部;面向中心,而不是边缘。虽然它服务于那些处于网络边缘的个体的利益,为他们访问位于互联网中心的高需求的网站铺平了道路,但它的收入仍然来自从那些位于中心的网站。
BitTorrent,像P2P风潮中的其他倡导者一样,采用了一种激进的方式来达到互联网去中心化(internet decentralization)的目的。每个客户端同时也是一个服务器;文件被分割成许多片段,从而可以由网络上的多个地方提供,透明地利用了网络的下载者来为其他下载者提供带宽和数据。事实上,文件越流行下载得越快,因为有更多的用户在为这个文件提供带宽和各个片段。
BitTorrent由此显示出Web 2.0的一个关键原则:用户越多,服务越好。一边是Akamai必须增加服务器来改善服务,另一边是BitTorrent用户将各自的资源贡献给大家。可以说,有一种隐性的“参与体系”内置在合作准则中。在这种参与体系中,服务主要扮演着一个智能代理的作用,将网络上的各个边缘连接起来,同时充分利用了用户自身的力量。
2. 利用集体智慧
在诞生于Web 1.0时代并且存活了下来,而且要继续领导Web 2.0时代的那些巨人的成功故事的背后,有一个核心原则,就是他们借助了网络的力量来利用集体智慧:
--超级链接是互联网的基础。当用户添加新的内容和新的网站的时候,将被限定在一种特定的网络结构中,这种网络结构是由其他用户发现内容并建立链接的。如同大脑中的神经突触,随着彼此的联系通过复制和强化变得越来越强,而作为所有网络用户的所有活动的直接结果,互联的网络将有机地成长。
--Yahoo!是第首例伟大的成功故事,诞生于一个分类目录,或者说是链接目录,一个对数万甚至数百万网络用户的最精彩作品的汇总。虽然后来Yahoo!进入了创建五花八门的内容的业务,但其作为一个门户来收集网络用户们集体作品的角色,依然是其价值核心。
--Google在搜索方面的突破在于PageRank技术,该技术令其迅速成为搜索市场上毫无争议的领导者。PageRank是一种利用了网络的链接结构,而不是仅仅是使用文档的属性,来实现更好的搜索效果的方法。
--eBay的产品是其全部用户的集体活动,就向网络自身一样,eBay随着用户的活动而有机地成长,而且该公司的角色是作为一个特定环境的促成者,而用户的行动就发生在这种环境之中。更重要的是,eBay的竞争优势几乎都来自于关键性的大量的买家和卖家双方,而这正是这一点使得后面许多竞争者的产品的吸引力显着减低。
--Amazon销售同Barnesandnoble.com等竞争者相同的产品,同时这些公司从卖方获得的是同样的产品描述、封面图片和目录。所不同的是,Amazon已然缔造出了一门关于激发用户参与的科学。Amazon拥有比其竞争者高出一个数量级以上的用户评价,以及更多的邀请来让用户以五花八门的方式,在近乎所有的页面上进行参与,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利用用户的活动来产生更好的搜索结果。Barnesandnoble.com的搜索结果很可能指向该公司自己的产品,或者是赞助商的结果,而Amazon则始终以所谓“最流行的”打头,这是一种实时计算,不仅基于销售,而且基于其他一些被Amazon内部人士称为围绕着产品“流动”(flow)的因素。由于拥有高出对手一个数量级的用户参与,Amazon销售额超出竞争对手也就不足为奇了。
现在,具备了这种洞察力,并且可能会将之延伸开来的那些创新型的公司,正在互联网上留下他们的印迹。
维基网络全书(Wikipedia)是一种在线网络全书,其实现基于一种看似不可能的观念。该观念认为一个条目可以被任何互联网用户所添加,同时可以被其他任何人编辑。无疑,这是对信任的一种极端的实验,将埃里克·雷蒙德(Eric Raymond)的格言(源自开放源码软件的背景之下):“有足够的眼球,所有的程序缺陷都是肤浅的”(with enough eyeballs, all bugs are shallow)运用到了内容的创建之中。维基网络全书已然高居世界网站百强之列,并且许多人认为它不久就将位列十强。这在内容创建方面是一种深远的变革。
像del.icio.us(美味书签)和Flickr这样的网站,其公司已经在近期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已经在一种被人们成为“分众分类”(folksonomy,有别于传统分类法)的概念上成为先行者。“分众分类”是一种使用用户自由选择的关键词对网站进行协作分类的方式,而这些关键词一般称为标签(tags)。标签化运用了像大脑本身所使用的那种多重的、重叠的关联,而不是死板的分类。举一个经典的例子,在Flickr网站上,一幅小狗照片可能被加上“小狗”和“可爱”这样的标签,从而允许系统依照用户行为所产生的自然的方式来进行检索。
协作式垃圾信息过滤产品,例如Cloudmark,就聚集了电子邮件用户们对于“一封邮件是或者不是垃圾邮件”的众多相互独立的决策,从而胜过了依赖于分析邮件本身的那些系统。
伟大的互联网成功者并不主动地到处推销其产品,这几乎成为公理。他们采用“病毒式营销”(viral marketing)的方式,也就是说,一些推介会直接从一个用户传播到另外一个用户。如何一个网站或产品依赖广告来进行宣传,你几乎可以断定它不是Web 2.0。
即便许多互联网基础设施本身,包括在大多数网络服务器中用到的Linux,Apache,MySQL,以及Perl,PHP或Python代码,也都依靠开放源码的对等生产(peer-proction)的方式。其中包含了一种集体的、网络赋予的智慧。在SourceForge.net网站上列有至少10万种开放源码软件项目。任何人都可以添加一个项目,任何人都可以下载并使用项目代码。
同时,由于作为用户使用的结果,新的项目从边缘迁移到中心。一个对软件的有机的接受过程几乎完全依靠病毒式营销。同时,作为用户应用的结果,新的项目从边缘迁移到中心,这是一种几乎完全依靠病毒式营销的,有机的软件采用过程,。
经验是:源于用户贡献的网络效应,是在Web 2.0时代中统治市场的关键。
平台总是打败应用程序
在过去每次同对手的竞争中,微软都成功地打用了平台这张牌,打败了即便是最占主导地位的应用程序。Windows平台让微软以Excel取代了Lotus 1-2-3,以Word取代了WordPerfect,,以Internet Explorer取代了Netscape浏览器。
不过这次,冲突不是在平台和应用程序之间,而是在两种平台之间。每个平台皆有一种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一方面,一个独立软件商具有广泛的用户基础并且将应用程序接口和操作系统紧密集成,从而对程序设计模式予以控制;另一方面,是一个没有所有者的系统,由一组协议、开放标准和对合作的共识来连结到一起。
Windows系统代表了由软件程序接口来进行专有控制的高峰。Netscape曾尝试用微软当初对付其对手所使用的手段,来同微软进行争夺,但是失败了。然而拥有互联网开放标准的Apache却已经繁荣了起来。此番上演的战局,已经不再是实力悬殊的平台对决孤立的软件了,而是变成了平台对决平台。问题在于,哪个平台,或者更深远地来说哪个体系,以及哪个商业模式,最能适应未来的机遇。
Windows对于早期的PC时代的问题是一种卓越的解决方案。它统一了程序开发者的竞技场,解决了很多困扰这个领域的问题。但这种由单一供方控制的一刀切的方法,已经不再是适宜的解决方案,而成为了一种问题。面向交流的系统需要协同性,互联网作为一个平台当然也是如此。除非供方可以控制每一例交互的两个终端,这种通过软件的程序接口来锁定用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任何企图通过控制平台来推销应用程序的Web 2.0提供商,从定义上讲,已经丧失了这个平台的优越性。
这并不是说锁定和竞争优势的机会不复存在了,而是说我们相信这种机会不是通过控制软件程序接口和协议来取得的。新的游戏规则正在浮现。那些能够理解这些新的游戏规则,而不是企图回到PC软件时代旧有规则的公司,才有可能在Web 2.0时代获得成功。
博客和大众智慧
Web 2.0时代一项最受追捧的特性就是博客的兴起。个人主页从互联网早期就已经存在了,而个人日记和每日发表观点的专栏就更渊源久远了,那么到底有什么让人大惊小怪的呢?
归根底地,博客只是一种日记形式个人网页。但正如里奇·斯格仁塔(Rich Skrenta)指出的,博客的按时间顺序来排列的结构“看起来像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变化,但却推动着一个迥然不同的分发、广告和价值链。”
其中一大变化就是一项称为RSS的技术。RSS是自早期计算机高手们认识到CGI(公共网关接口)可用来创建以数据库为基础的网站以来,在互联网根本结构方面最重要的进步。RSS使人们不仅仅链接到一个网页,而且可以订阅这个网页,从而每当该页面产生了变化时都会得到通知。斯格仁塔将之称为“增量的互联网”(incremental web)。其他人则称之为“鲜活的互联网”(live web)。
当然,现在所谓“动态网站”(即具有动态产生的内容的、由数据库驱动的网站)取代了十年前的静态网站。而动态网站的活力不仅在于网页,而且在链接方面。一个指向网络博客的链接实际上是指向一个不断更新的网页,包括指向其中任何一篇文章的“固定链接”(permalinks),以及每一次更新的通知。因此,一个RSS是比书签或者指向一个单独网页的链接要强大得多。
RSS同时也意味着网页浏览器不再只是限于浏览网页的工具。尽管诸如Bloglines之类的RSS聚合器(RSS aggregators)是基于网络的,但其他的则是桌面程序,此外还有一些则可以用在便携设备上来接受定期更新的内容。
RSS现在不仅用于推送新的博客文章的通知,还可以用于其他各种各样的数据更新,包括股票报价、天气情况、以及图片。这类应用实际上是对RSS本源的一种回归:RSS诞生于1997年,是如下两种技术的汇合:一种是戴夫·温纳(Dave Winer)的“真正简单的聚合”(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技术,用于通知博客的更新情况;另一种是Netscape公司提供的“丰富站点摘要”(Rich Site Summary)技术,该技术允许用户用定期更新的数据流来定制Netscape主页。后来Netscape公司失去了兴趣,这种技术便由温纳的一个博客先驱公司Userland承接下来。不过,在现在的应用程序实现中,我可以看出两者共同的作用。
但是,RSS只是令博客区别于同普通网页的一部分原因。汤姆·科特斯(Tom Coates)这样评论固定链接的重要性:
“现在它可能看上去像是一项普普通通的功能,但它却有效地将博客从一个易于发布(ease-of-publishing)的现象,进一步转变为互相交叉的社区的一种对话式的参与。这是首次使得对其他人的网站上的很特定的帖子表态和谈论变得如此地容易。讨论出现了,聊天也出现。同时,其结果是出现了友谊或者友谊更加坚定了。固定链接是第一次也是最为成功的一次在博客之间搭建桥梁的尝试。”
在许多方面,RSS同固定链接的结合,为HTPP(互联网协议)增添了NNTP(新闻组的网络新闻协议)的许多特性。所谓“博客圈”(blogosphere),可以将其视作一种同互联网早期的、以对话方式来灌水的新闻组和公告牌相比来说,新型的对等(peer-to-peer)意义上的等价现象。人们不仅可以相互订阅网站并方便地链接到一个页面上的特定评论,而且通过一种称为引用通告(trackbacks)的机制,可以得知其他任何人链接到了他们的页面,并且可以用相互链接或者添加评论的方式来做出回应。
有趣的是,这种双向链接(two-way links)曾是象Xana之类的早期超文本系统的目标。超文本纯粹论者已然将引用通告颂扬为向双向链接迈进了一步。但需要注意的是,引用通告不是一个真正的双向链接,确切地讲是一种(潜在地)实现了双向链接效果的对称式单向链接。其间的区别看起来可能很细微,但实际上却是巨大的。诸如Friendster, Orkut和LinkedIn那样的社交网络系统(social networking systems),需要接受方做出确认以便建立某种连接,从而缺少像互联网架构本身那样的可伸缩性。正如照片共享服务Flickr网站的创始人之一卡特里纳·费克(Caterina Fake)所指出的,注意力仅在碰巧时才礼尚往来。(Flickr因此允许用户设置观察列表,即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RSS来订阅其他所有用户的照片流。注意的对象将会被通知,但并不一定要认可这种连接。)
如果Web 2.0的一个本质是利用集体智慧,来将互联网调试为一种所谓的全球的大脑,那么博客圈就是前脑中喋喋不休的呓语,那种我们整个头脑中都能听到的声音。这可能并不反映出大脑的往往是无意识的深层结构,但却是一种有意识的思考的等价物。作为一种有意识的思考和注意力的反映,博客圈已经开始具有强有力的影响。
首先,因为搜索引擎使用链接结构来辅助预测有用的页面,作为最多产和最及时的链接者,博客们在修整搜索引擎结果方面充当着一种不成比例的角色。其次,因为博客社区是如此多地自相引用,关注其他博客的博客们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和能力。此外,评论家们所批判的“回音室”(echo chamber)也是一种放大器。
如果只是一种放大器,那么撰写博客将会变得无趣。但是像维基网络全书一样,博客将集体智慧用作一种过滤器。被詹姆士·苏瑞奥维奇(James Suriowecki)称为“大众智慧”(the wisdom of crowds)的规律起了作用,并且就像PageRank技术所产生的结果胜过分析任何单一文档一样,博客圈的集体关注会筛选出有价值的东西。
虽然主流媒体可能将个别的博客视为竞争者,但真正使其紧张的将是同作为一个整体的博客圈的竞争。这不仅是网站之间的竞争,而且是一种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Web 2.0的世界也正是丹·吉尔默(Dan Gillmor)的所谓“个人媒体”(We,the media)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是所谓“原本的听众”,而不是密实里的少数几个人,来决定着什么是重要的。
3. 数据是下一个Intel Inside
现在每一个重要的互联网应用程序都由一个专门的数据库驱动:Google的网络爬虫, Yahoo!的目录(和网络爬虫),Amazon的产品数据库,eBay的产品数据库和销售商,MapQuest的地图数据库,Napster的分布式歌曲库。正如哈尔·瓦里安(Hal Varian)在去年的私人对话中谈到的,“SQL是新的HTML”。数据库管理是Web 2.0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其重要性使得我们有时候称这些程序为“讯件”(infoware)而不仅仅是软件。
该事实也引出了一个关键问题:谁拥有数据?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能已经见到了这样一些案例,其中对数据库的掌控导致了对市场的支配和巨大的经济回报。当初由美国政府的法令授权给Network Solutions公司(后被Verisign公司收购)的对域名注册的垄断,曾经是互联网上的第一个摇钱树。虽然我们在争论通过控制软件的API来形成商业优势在互联网时代会变得困难得多,但是对关键数据资源的控制则不同,特别是当要创建这些数据资源非常昂贵,或者经由网络效应容易增加回报的时候。
注意一下由MapQuest, maps.yahoo.com,maps.msn.com,或者maps.google.com等网站提供的每张地图下面的版权声明,你会发现这样一行字“地图版权NavTeq,TeleAtlas”,或者如果使用的是新的卫星图像服务,则会看到“图像版权Digital Globe”的字样。这些公司对其数据库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仅NavTeq一家,就公布投资7.5亿美元用于创建其街道地址和路线数据库。Digital Globe则投资5亿美元来启动其自有卫星,来对政府提供的图像进行改进。)NavTeq竟然已做了很多模仿Intel的耳熟能详的Intel Inside标识的事:例如带有导航系统的汽车就带有“NavTeq Onboard”的印记。数据是许多此类程序事实上的Intel Inside,是一些
㈡ Web2.0是什么
web2.0定义是什么?这是一个简单直接但又是最核心的问题,讨论web2.0的文章层出不穷,内容包括如何实现web2.0, web2.0如何盈利, web2.0如何击败web1.0等。但没有多少人愿意讨论web2.0的定义,也没有多少人讨论web2.0已有的定义存在什么问题。没有清晰理性的定义,我们的讨论就像唐吉珂德骑着毛驴冲向他心目中的怪兽-大风车一样。可笑而又毫无意义。
翻阅搜索引擎带给我们关于web2.0的海量资料,找到了Blogger Don的“WEB2.0概念诠释”,他写道“Web2.0是以 Flickr、Craigslist、Linkedin、Tribes、Ryze、Friendster、Del.icio.us、43Things.com等网站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社会软件的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 这个定义把一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前卫名词和计算机专用术语堆砌在一起作为WEB2.0概念诠释,。把应用,协议,语言格式混杂在一起来描述WEB2.0概念。定义者要么对计算机知识一知半解,要么是企图让人们的感到神秘从而对其顶礼膜拜。按照其定义的方式对“国家”这个概念进行诠释,那国家就是“以中国,法国,美国,俄罗斯,土耳其等集合体为代表,以军队,警察,文官系统,议会等社会团体的应用为核心,依照量子力学,马斯络需求层次理论,混沌学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人类社会的聚集模式。“,多么荒唐的的定义
一个新概念或新理论不可能从石头里蹦出来,也不会超越我们的时代凭空想象。他必然有自己的历史传承。理解WEB2.0,我们要了解WEB甚至是bbs的历史。 World Wide Web,简称WWW,由英国人TimBerners-Lee 1989年发明。通过WEB把互联网上的资源在一个网页里直观的表示出来并通过网页相互连接。在web之前,互联网相当数量的文档资源是存放在bbs上。通过对bbs发展历史的研究,我们发现web时代的内容服务网站主要是从bbs的功能中演化而成。
BBS诞生于70年代末,那时还没有浏览器,搜索引擎,甚至没有个人网站。我们在BBS上可以做四件事
1。发布新闻
2。发布交易信息
3。发布个人感想,心情描述
4。互动式问答
前三个功能逐渐从bbs中分离出去,发展成三个方向的网站----新闻类,电子商务类和博客类,这三类网站经过整合逐渐成为各自的门户。如新浪,易趣,博客中国。
第四个功能互动式问答正在分离,但还没有出现该领域的门户网站。如www.ideacool.net ,新浪的爱问,小i等网站。这一类网站模式称之为威客模式,源自英文名witkey。
我们应该已注意到1。新闻类网站。2.电子商务类网站 与3。博客类 4。威客类网站的功能和形式上有一个明显的鸿沟。这个鸿沟就应该是web1.0 与web2.0的划分界线。 新闻类网站和电子商务类网站为代表的web1.0时代是以信息接收者为中心,免费分享信息的时代。博客类和威客类网站为代表的web2.0时代是以信息提供者为中心。互联网用户能够管理个人的资料和信息。通过各种途径让自己的智慧,知识,经验,技能体现价值。简而言之,web2.0的定义就是提供一种平台让个人的智慧,知识,技能体现价值的一种互联网新模式。这种模式的表现形式主要为博客类,和威客类两种。实现的支撑包括互联网技术,信用制度,支付制度等。
Web2.0的盈利点主要集中在威客模式上,威客模式源自英文witkey,意义是个人的智慧,知识,专业专长可以通过互联网转换成实际收入的模式,其代表网站有google的answer。 雅虎的知识堂。k68.cn.新浪的爱问,时间财富网。xiaoi.com,网络知道,helpgogo.com等网站。它的特点有:
1.威客模式面向的对象主要是有专业专长的用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博客面向的是善于表达个人观点和思想的用户如记者,娱乐明星,专栏作家等等。
2。个人的知识,技能,智慧可以体现经济价值。用户可以利用自己的专长和知识换取收入
3。成熟的威客模式的形态是悬赏系统+博客系统+文章定价系统+交易系统
6.为威客提供服务的网站通过分享威客交易知识的收益获取利润。
参考资料:http://www.ii8888.com
㈢ 什么是web2.0
要理解WEB2.0,先得看WEB的历史。 World Wide Web,简称WWW,是英国人TimBerners-Lee 1989年在欧洲共同体的一个大型科研机构任职时发明的。通过WEB,互联网上的资源,可以在一个网页里比较直观的表示出来;而且资源之间,在网页上可以 链来链去。在WEB1.0上做出巨大贡献的公司有Netscape,Yahoo和Google。 Netscape研发出第一个大规模商用的浏览器,Yahoo的杨致远提出了互联网黄页, 而Google后来居上,推出了大受欢迎的搜索服务。
搜索最大的贡献是,把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用机器初步分了个线索。但是,光知道网页里有哪些关键字,只解决了人浏览网页的需求。所以,Tim- Berners-Lee在提出WWW不久,即开始推崇语义网(Semantic Web)的概念。为什么呢?因为互联网上的内容,机器不能理解。他的理想是,网页制作时和架构数据库时,大家都用一种语义的方式,将网页里的内容表述成机 器可以理解的格式。这样,整个互联网就成了一个结构严谨的知识库。从理想的角度,这是很诱人的,因为科学家和机器都喜欢有次序的东西。Berners- Lee关心的是,互联网上数据,及能否被其它的互联网应用所重复引用。举一个例子说明标准数据库的魅力。有个产品叫LiberyLink。装了它后,到 Amazon上去浏览时,会自动告诉你某一本书在用户当地的图书馆能否找到,书号是多少等。因为一本书有统一的书号和书名,两个不同的互联网服务 (Amazon 和当地图书馆数据库检索)可以公享数据,给用户提供全新服务。
但是,语义网提出之后,曲高和寡,响应的人不多。为什么?因为指望要网页的制作者提供这么多额外的信息去让机器理解一个网页,太难;简直就是人给机器 打工。这违反了人们能偷懒就偷懒的本性。看看Google的成功就知道。 Google有个Page Rank技术,将网页之间互相链接的关系,用来做结果排序的一个依据,变相利用了网页制作人的判断力。想一想网页的制作者们,从数量来说,比纯浏览者的数 量小得多。但Google就这一个革新,用上了网页的制作者的一部份力量,已将其推上了互联网的顶峰。
所以互联网下一步,是要让所有的人都忙起来,全民织网,然后用软件,机器的力量使这些信息更容易被需要的人找到和浏览。如果说WEB1.0是以数据为核心 的网,那我觉得WEB2.0是以人为出发点的互联网。 我们看一看最近的一些WEB2.0产品,就可以理解以上观点。
Blog: 用户织网,发表新知识,和其他用户内容链接,进而非常自然的组织这些内容。
RSS: 用户产生内容自动分发,定阅
Podcasting: 个人视频/声频的发布/定阅
SNS: blog+人和人之间的链接
WIKI: 用户共同建设一个大网络全书
从知识生产的角度看,WEB1.0的任务,是将以前没有放在网上的人类知识,通过商业的力量,放到网上去。WEB2.0的任务是,将这些知识,通过每个用户的浏览求知的力量,协作工作,把知识有机的组织起来,在这个过程中继续将知识深化,并产生新的思想火花;
从内容产生者角度看,WEB1.0是商业公司为主体把内容往网上搬,而WEB2.0则是以用户为主,以简便随意方式,通过blog/podcasting 方式把新内容往网上搬;
从交互性看,WEB1.0是网站对用户为主;WEB2.0是以P2P为主。
从技术上看,WEB客户端化,工作效率越来越高。比如像Ajax技术, GoogleMAP/Gmail里面用得出神入化。
我们看到,用户在互联网上的作用越来越大;他们贡献内容,传播内容,而且提供了这些内容之间的链接关系和浏览路径。在SNS里面,内容是以用户为核心来组织的。WEB2.0是以用户为核心的互联网。
那么,这种意义上的WEB2.0,和Tim Berners-Lee的语义网,有什么不同呢?语义网的出发点是数据的规整及可重复被机器调用,提出使用语义化的内容发布工具, 试图从规则和技术标准上使互联网更加有序。 Google等搜索引擎,在没有语义网的情况下,尽可能的给互联网提供了线索。 WEB2.0则是鼓励用户用最方便的办法发布内容(blog/podcasting),但是通过用户自发的(blog)或者系统自动以人为核心(SNS) 的互相链接给这些看似凌乱的内容提供索引。 因为这些线索是用户自己提供,更加符合用户使用感受。互联网逐渐从以关键字为核心的组织方式和阅读方式,到以互联网用户的个人portal(SNS)为线 索,或者以个人的思想脉络(blog/rss)为线索的阅读方式。WEB2.0强调用户之间的协作。WIKI是个典型例子。从这个角度看,互联网是在变得 更有序,每个用户都在贡献:要么贡献内容,要么贡献内容的次序.
对下一代互联网的看法,还会有很多的讨论。有一点可以肯定,WEB2.0是以人为核心线索的网。提供更方便用户织网的工具,鼓励提供内容。根据用户在 互联网上留下的痕迹,组织浏览的线索,提供相关的服务,给用户创造新的价值,给整个互联网产生新的价值,才是WEB2.0商业之道。
CODE:
Web关键字
[Web起源]World Wide Web,简称WWW,是英国人TimBerners-Lee 1989年在欧洲共同体的一个大型科研机构任职时发明的。通过WEB,互联网上的资源,可以在一个网页里比较直观的表示出来;而且资源之间,在网页上可以链来链去。
[Web1.0]在WEB1.0上做出巨大贡献的公司有Netscape,Yahoo和Google。 Netscape研发出第一个大规模商用的浏览器,Yahoo的杨致远提出了互联网黄页, 而Google后来居上,推出了大受欢迎的搜索服务。搜索最大的贡献是,把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用机器初步分了个线索。
[语义网络]Tim-Berners-Lee在提出WWW不久,即开始推崇语义网(Semantic Web)的概念。为什么呢?因为互联网上的内容,机器不能理解。他的理想是,网页制作时和架构数据库时,大家都用一种语义的方式,将网页里的内容表述成机 器可以理解的格式。
[Web2.0]WEB2.0是以人为核心线索的网。提供更方便用户织网的工具,鼓励提供内容。根据用户在互联网上留下的痕迹,组织浏览的线索,提供相关的服务,给用户创造新的价值,给整个互联网产生新的价值。
Web 2.0真的会改变了互联网吗
经过10年发展后,人们通过互联网已经可以完成比之前多得多的工作,得到更丰富、更精确、更迅捷的反馈,以及更加美妙的体验。然而再过10年我们会发现媒 体,无论报纸、电视还是互联网,与现在都完全不同,手机而不是纸或pc成为最常用的载体;看电视不再是被动的收看电视台播放的节目而是自己订阅的,而节目 呢也许是某个人自己摄制的;你也可能在电视或者网络上看到你的手机在不经意间拍摄上传的画面,并因此获得一笔不菲的酬劳。这不是呓语,也不是幻想,这是 Web2.0给我们展现的互联网,届时上网将不再是简单的游戏或者阅读,网络将提供各种服务,无论是银行支付、旅游出行还是搜索爱情。
Web2.0对Web1.0的冲击
在web1.0时代信息的生产没有脱离传统的信息生产模式,即:记者-编辑-发布的精英模式;但web 2.0却完全颠覆了这个模式,麻省理工的《技术观察》称web 2.0"......在强调分众传播的对等信息交互,也就是信息接受者同时也是这些信息的创造者,若干的博客汇集成新的信息输出者,每个人在挤奶的时候还 要喝奶,这其中自身的商业循环,绝不可能以浅薄的收费服务或者广告来衡量。"
首先挑动这种变化的就是blog,也称博客,这是web2.0中最为人所熟悉的元素。互联网上很早就他的影子,但在人们的观念中它只是主流媒体的一种补充,不过今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正在改变人们对它的看法:blog正在成为一种主流媒体。
如果说发生在今年2月发生的印度洋海啸,博客还只是传统媒体的补充的话,那么半年后发生的伦敦系列爆炸案中,博客正式成为一种主要的报道方式,简单精确的 图片,简短直接的文字,在第一时间将新闻事件报道传至自己的博客中,人们开始习惯通过博客获得信息,而不是电视或者报纸,甚至不是门户网站。
除了个人博客外,博客也开始进入企业家的视野,进而形成企业博客。今年9月Google推出"Google与李开复博士"中文博客,对李开复跳槽引发的纠 纷都可以在这里查询和提问。同样微软也鼓励员工们写博客。通用公司副总裁鲍勃·鲁兹的"快车道"博客,已经成为通用公司与公众沟通的重要场所。正在这么做 的公司还有Sun、宝洁、波音公司等。博客正在逐步颠覆传统的新闻媒体。
在形形色色的文字博客之外,还有一种新的"博客",可以发布声音和图像的"博客",在Web2.0家族中被称为播客(Podcast)。它是收音机、iPod、博客和宽带互联网的集体产物。用最简单的方式描述,播客就是用嘴写,用耳朵看的博客。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播客还是新鲜事,在今年上半年国内还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播客网站,但笔者近日在Google中搜索播客,得到318,000条结果, 在网络中得到1,570,000条结果其中不少是播客网站或频道,虽然如此播客目前在国内还是面临几年前博客网站类似的局面,但在美国,2005年播客的 人数将达到450万,而201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惊人的5680万。而传统广播公司、电视台、互联网站都从其中看到了机会和威胁。
我们也许可以从早期互联网的网络电台中找到播客的身影,但播客与网络电台最大的不同在于,它采用rss2.0可以订阅模式,不再是单纯的音频文件,任何p2p文件都可以成为播客,任何个人都可以制作节目发布广播,任何拥有mp3、智能手机的人都可以自由的收听播客节目。
相对于传统广播或者电视台而言,播客不需要频道资源,不需要大量的设备,数码摄像机、录音软件、麦克风等目前家庭常用设备就可以帮助你成为一名播音员或节目主持人,播客们常说每一名读者就是一名博客,那么每一名听众也就是一名播客。
播客的内容制作和收听方式极具个性化,打破传统的广播方式,因此它一经诞生,就受到传媒的注意,目前,海外广播公司纷纷开始增加播客节目,美国波士顿公共 电视台、加拿大多伦多音乐电台以及英国BBC公司都开通了正常的播客服务,美国卫星广播公司也将启动播客节目。同时播客也在影响娱乐界,唱片公司开始通过 播客建立歌手与歌迷之间的联系,不过这仅仅是开始。
互联网迈向个性化时代
在Web 1.0时代,网站之间是互不相通的,各网站自行其道,但在Web2.0时代借助rss和xml技术,实现网站之间的交流。Sina点点通、雅虎的my yahoo就加入数十家网站的内容,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信息。
但这一切还仅仅是表面现象。Web2.0倡导的个性化,与传统网站的个性化有本质的区别。在传统门户网站中,个性化意味着页面设计风格和内容组织方式而非 内容本身,不管怎样都没有脱离大而全的中心门户的特点。web 2.0倡导的个性化则意味着精而专,网站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好像同样报道超女,有人只做李宇春的新闻,有人只做张靓影的新闻一样,通过RSS将其组合起 来,这时的RSS就起到门户网站的作用,不同的是其中的内容都是你自己选择的。
更精彩的还在于,个性化已经由用户层面进入企业服务层面,IT精英们已经在实践个性化服务。美国房地产交易地图网(HousingMaps.com)是目 前美国最受欢迎的房地产交易网站之一。它的特点就在于把时下流行Web2.0式网站craigslist的租房信息和Google Maps结合起来,以可视图钉的方式将全美房屋交易信息详细现实出来。
简而言之,web 2.0时代的个性化不是原来的网页个性化,而是服务个性化,我们面对的将是一个全新的个性化互联网。
技术引领Web 2.0
一直以来技术人员都有这样一个设想,与其安装昂贵的软件,不如通过互联网来使用安装在服务器上的软件。Web 2.0中的AJAX技术使这种设想成为可能。
·AJAX赋予软件新面孔
AJAX的全称是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它不是一种技术而是数种技术的组合。AJAX采用远程脚本调用技术,通过JavaScript语言与XMLHttpRequest对象来实现数据 请求,将处理由服务器转移到客户端,减少了服务器的资源占用,加快了数据处理的速度。采用AJAX开发的软件能让你在使用网络应用软件时感觉就象在本机上 一样。
目前AJAX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网络应用软件开发中,Google也许是AJAX技术开发投入最大收获最多的公司,AJAX已经成功应用于GMail、Google Suggest和Google Maps等网络应用软件中。
除了Google以外还有更多的公司在采用AJAX。在AJAX的帮助下Zimbra公司开发的电子邮件中,比GMail和HotMail更加互动。 Meebo.com公司也在即时通讯软件中采用AJAX技术,以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即使微软也不能阻挡AJAX的魅力,微软声称将在下一代 HotMail中加入AJAX工具条。
·开放API
以前的开放API(应用程序接口)主要指桌面应用软件,希望通过开放API融合更多的应用。在WEB1.0时代只有少数网站,比如EBAY, 亚马逊公司(Amazon)、雅虎公司、Google公司等,在设计之初就遵循各种工业化标准,进而开放API接口,正是由于这些开放的API,他们获得 了不少有趣、有意思的应用。但大多数公司当时还没有这种意识,不过在Web 2.0时代,开放API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
对于公司来说,技术领域的竞争已经演化为标准之争,标准的形成在于有多少人在使用,因此开放API就意味更多的人采用,也就意味着标准。Google公司 显然深谙此道。它所推出的诸多产品都是基于开放的API标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Google map,开放Google Map的API后,Google公司无需花费力气做更多的市场推广,其他公司就会主动地整合它的应用。如前文我们提到的美国房地产交易地图网就是在其网站 中主动整合Google Map。正是看到开放后的巨大前景,微软、雅虎、Skype也纷纷加入其中。
·软件向互联网转变
在盗版最猖獗的时候,软件开发商曾经提出一个设想:免费软件,有偿服务;这个设想今天看来有望实现。
在美国诞生了一批新公司,其中就有Upstartle,该公司开发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的文字处理软件Writely,进入该公司的网站,注册后就可以开始写 作,文档可以保存在该公司的服务器上,然后可以在任何地方打开。这种基于网络的文字处理系统很快吸引了大批用户,一度导致服务器堵塞。与writely相 同字处理软件还有goffice,Google也在加紧开发他的在线文字处理软件openoffice。
而软件霸主微软的参与也许更有震撼性。不久前微软宣布将推出Live战略,此战略以其旗舰产品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为基础,打造 Live.com平台,在此平台上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软件服务。在这个战略下微软将为Live捆绑多种软件,而且完全免费,通过广告和定购方式获取利 润,这是微软自.net以后的又一次战略转变,也标志着软件业向服务业转变的开始。
后Web 2.0更值得期待
我们今天所谈论的web 2.0应用只是web 2.0初级阶段的应用,很多web 2.0应用的商业模式还处于晦暗不明中,web 2.0的倡导者们还在苦苦寻觅合适的商业模式,我们唯一可以肯定的web 2.0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方向,他带来的冲击将不仅仅局限于互联网,很可将全面改变我们现在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Web 2.0改造传统电视
宽带的迅速发展使网络电视的普及成为可能,敏锐的互联网精英们纷纷把目光投向IPTV,希冀再挖掘一座金山,但如果以传统的电视台模式来发展IPTV,必然陷入高投入,低产出的怪圈,但以web 2.0的理念来发展IPTV则可走出这个怪圈。
数码产品的发展使用户制作电视节目的设备费用大幅降低,后期制作软件也可以免费从网络上下载,用户可以自己制作节目,然后将节目上传,由观众自由订阅,网站进而可以对高收视率节目实行收费,如此就改变了传统电视中观众只能被动收看节目的模式。
·网站小型化成为可能
WEB 2.0倡导专业模式使网站小型化成为可能。在web 1.0时代,网站无不走大型化道路,比拼的是编辑数量,网站规模,web 2.0的社会化、开放化的特性使中心不再成为必需,相反共同参与,使信息来源更加丰富更专业;而且小型化网站成本更容易控制。
与小型网站类似的个人网站将成为互联网的另一大特色。技术门槛的下降使个人建站更加容易,即使不知道HTML也可以轻松的搭建个人电台、个人电视台、个人DJ、个人游戏、个人商店将充斥互联网,甚至还可以拥有个人聊天工具,只有你的好友才知道。
·无线应用成为web 2.0应用的下一个扩展空间
中国是个手机大国,手机拥有量已经超越美国,无限互联网的发展迅速,另一方面,网络终端小型化十分迅速,手写输入技术的应用使使用手持设备进行书写变得十分便捷。
一些web 2.0网站已经将移动博客栏目,但博客只是先行者,只是移动web2.0的初级阶段,更多的应用还将陆续产生,如播客、移动商务。
移动web2.0一旦发展起来,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他的客户个体更易确认,服务更加精确。
结束语
现在的互联网是一个单向的互联网,Web 2.0正在将互联网改造成为以人为中心的多向的互联网,网络反过来也在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许将来SOHO将成为主要的工作方式,外出也不再需要旅行社的安排,因为你可以通过互联网安排好一切。
Web 2.0带来的冲击将不会仅仅局限于互联网或者媒体,它对我们的影响也许比你想象的还要大,美国《商业周刊》认为,从软件业、电信业、媒体业、市场营销业到娱乐业,几乎都将受到了这股趋势的强烈冲击,并且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Web 2.0下的门户网站建设
博客的出现之所以被称为网络世界的革命,是因为其极大的降低了建站的技术门槛和资金门槛,而使每一个互联网用户都能方便快速的建立属于自己的网上空间。随 着配套应用的快速发展,个人博客将在很短的时间内加速成长为类门户型的微型个人网站。博客走进千家万户和各行各业,从而将形成基于个人或小团体的以内容为 导向的群体,而其中一定会出现的佼佼者将在很大程度上从门户频道乃至专业网站手里夺走部分甚至大部分读者。这在IT业界和互联网行业正在得到验证。
Web2.0的定义,我认为是在web1.0的服务基础上,是互联网络用户从信息接受者转变成为信息制造者和传播者,从受众转向主体,从单个个体转向 社团的新型互联网服务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为用户提供优秀的发布平台、便捷的沟通和展示平台、顺畅的进入和退出机制、高效的信息整合机制变的与提供高质量 信息一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Web2.0时代的竞争,将不仅仅是内容的竞争,而是综合服务的竞争,其中的关键点包括以上的数个方面。博客是web2.0 的最主要的代表。
[文摘]web2.0是一个读写的互联网、一个依靠链接组织起来的互联网。
一边是写,写的人活跃在各种各样的“节点”上,使用各种工具向互联网上传递着数字化的内容,这些内容被保存在数据库、文件系统,甚至是行动中的手机、 PDA;一边是读,读的人活跃在各种各样的“主页”上,这里的“主页”已经不能简单的称呼为某个网站的主页,而是互联网上N个活动的节点的主页,一个“主 页”上的内容,可能来自几十个节点,“主页”的编写者同节点的所有者一样,也在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从节点读取内容,“主页”的编写者的主要工作已经从创 造内容变成了收集和整理内容。
博客
博客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由单纯的信息接受者向信息提供者转变的需要,从而得到快速的发展。博客通过RSS、博采、Trackback、 TAG等技术,在个体之间已初步形成了社团氛围和初步的社团机制。可以预见,博客服务提供商们将能提供更多的技术手段来加强这种社团性联系,如SNS等。 博客圈子的形成,将在另一层意义上大规模提高其内容产生质量和数量。
互动
博客与互联网络的互动、博客之间的互动客观上要求BSP提供商适时提供博客与博客网站之间的互动,需要博客网站为博客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只有这种互 动,才能将博客内容提供质量提高,而进一步深化博客信息质量。从某种程度上说,博客网站的门户效应将极大影响某类博客的发展态势和发展程度,而博客门户也 会因为博客发展程度的原因而停滞或加速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在国内现有BSP竞争格局下,单纯的BSP服务和单纯的门户内容提供模式都是缺乏竞争力的。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这就需要从博客网站和频道定位开始, 逐步强化互动意识,探索互动的方法和技术。Web2.0时代的门户频道建设虽应从传统门户借鉴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更重要的是要探索出一条新路,挖掘自身网 站博客的优秀内容。才能使2.0门户拥有大大超越1.0时代门户的资讯生产能力和整合、吸纳传统门户优秀内容的能力。极端的说,即便有更好的产品来取代博 客,探索门户同博客的深度互动平台也必不可少。
[文摘] 随着支持RSS和XML-RPC的BLOG站点的兴起,WEB2.0的概念也跟着兴旺发达广为传播,就可以理解了。BLOG作为能够体现web2.0中 “节点”概念几乎全部要素的一种形式,是存储和输出数字化内容的最佳载体。但是,纵观国内BLOG站点,多数都是提供了输入数据的界面,却没有能有效的让 自己再次成为“节点”,实在是有些可惜。
博客相关技术
伴随博客出现而围绕博客服务的技术主要有:博采技术、内容聚合技术、同步技术、SNS技术和tag。博采技术为用户组织了随时摘取有用内容的有效工 具,其前提是用户认知到这个信息;RSS技术则将有用的信息源聚合起来,随时将信息源提供的信息发送到用户平台,Trackback技术则将博客团体内其 他成员的动向信息传递给用户,保持成员间的有效沟通;SNS技术用于凝聚社团的整体意识,tag是网民自主分类工具。可以说,基于博客单体的技术开发已形 成体系并走向深化。与此对应的是,博客网站门户和频道的技术实现还停留在零的状态,甚至连第一代门户的技术都不如。
[文摘]如果把wikipedia中的web 2.0的描述当成“定义”或者“经典”是非常片面的。 其实wekipedia并没有能下出一个定义,只是说明了哪些东西属于目前所说的web 2.0的技术:
CSS + XHTML
AJAX (最近很红火的新概念老技术,我自己的理解和定义是:通过网页内的javascipt调用来减少web页面刷新的必要性来提高web可用性的一种古老技术)
通过RSS/ATOM同步数据
通过RSS/ATOM聚合数据
友好的URL (例如uuzone的blog url: www.uuzone.com/blog/mao 而不是www.uuzone.com/app/showblog.do?blogid=91829&show=1&session= iuewqiyq32 之类的url)
支持按照blog的方式来发表 (说实话我不理解,为什么支持按照blog的方式来发表就算web 2.0 )
采用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的API或者XML的web service (其实REST本身就是很古老,而且定义不是非常严谨的。 不过我一直非常欣赏REST方式的web serivce界面)
社会性,能把东西分享给朋友等 ( 这就算2.0? )
其中还说了一些更general的东西:
系统的数据交换要很容易
一些数据应该由用户创建和拥有
完全是web based.
博客门户与博客的相互促进和发展
与传统门户主要为浏览者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不同,web2.0时代的门户,将承担以下的功能:1,与传统门户相同的内容服务功能;2,激励或激发专业 博客生产内容;3,提供全息信息,聚合各方信息的功能;4,信息互动的功能;5,梳理信息功能;6,促进、激励博客群形成的功能;7,商业性的博客频道还 须建立商业链。只有不断的进行此类功能的开发,才能给博客门户带来持续的竞争力。
[文摘] 当网民们打开IE输入news.sina.com.cn就可以看到新闻的时候(请不要把我想象成为和你一样的有觉悟),他们还有什么理由要去费劲的搜集RSS种子?
Web2.0现在有了原旨主义者们,缺少的是“职业者”们,他们才会是实实在在推动Web2.0在中国更广泛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些“职业者”才会是真正把Web2.0给大众化的使者。
没有大众化的Web2.0只会继续迟缓在中国的普及力度,空想构建出来后,更需要实践者们去身体力行,我想keso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像是Raymond,而不是Linus,而如今中国的Web2.0,缺少的正是Linus和Redhat。
Linus让我们在中文Web2.0上不至于落后,以至于我如今除了Blog,好使的都是国外的产品;Redhat则能让更多的中国普通网民用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去把Web2.0用起来。
内容生产的革命性变化给博客门户内容生产部门带来的革新
博客门户内容生产的意义在于拣选信息和高效呈现。博客门户平台担负着用户互动和内容呈现两大任务。博客个人门户和博客网站大门户的互动,必须建立在基于博客相关技术(外部技术)和集取网站博客内容的网站内容管理系统(内部技术)之上。
程序
传统编辑在进行编辑工作时,其工作重点是把握文章质量、页面呈现质量、图片质量以及专题制作质量。而在2.0环境下工作的编辑,更重要的是通过技术上一系列的拣选机制,把相关于门户呈现的内容博客文章聚集起来,实现大门户和小门户的互动。
网络编辑2
㈣ 什么是web1.0什么是web2.0有什么区别
是互联网的读者,你也应该是互联网的作者;
你不该只是在互联网上冲浪,你本身就是波浪制造者。Web 2.0 之于Web 1.0 ,如同分布式计算之于集中式计算,网格之于大型主机。
WEB2.0概念诠释
Web2.0,是相对Web1.0(2003年以前的互联网模式)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是一次从核心内容到外部应用的革命。由Web1.0单纯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模式向内容更丰富、联系性更强、工具性更强的Web2.0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已经成为互联网新的发展趋势。
Web1.0到Web2.0的转变,具体的说,从模式上是单纯的“读”向“写”、“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迈进!从基本构成单元上,是由“网页”向“发表/记录的信息”发展;从工具上,是由互联网浏览器向各类浏览器、rss阅读器等内容发展;运行机制上,由“Client Server”向“Web Services”转变;作者由程序员等专业人士向全部普通用户发展;应用上由初级的“滑稽”的应用向全面大量应用发展。
总之,Web2.0是以 Flickr、Craigslist、Linkedin、Tribes、Ryze、 Friendster、Del.icio.us、43Things.com等网站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
应用:
1、 Blog(from wiki)
历史:
Blog一词本起源于 weblog,意思是网上日志。1997年由 Jorn Barger所提出。在1998年, infosift 的编辑Jesse J. Garrett (http://www.jjg.net),将一些类似blog的网站收集起来,寄给Cameron Barrett。 Cameron随后将名单发布在CamWorld网站上,许多人亦陆续将blog的URL给Cameron,慢慢的,一个新的网络社区俨然成型。1999年,Brigitte Eaton (http://www.eatonweb.com)成立一个weblog 目录,收集她所知道的blog站。1999年,Peter Merholz (http://www.peterme.com)首次使用缩略词“blog”,成为今天常用的术语。但是,blog 真正开始快速发展的转折点,是在1999年6月,当时Pitas开始提供免费的weblog服务,紧接着8月,Pyra lab推出了现在的blogger.com。blogger.com 提供了简单易学的说明,以及能通过FTP直接将blog发表在个人网站上的功能,这带给使用者很大的方便。目前已经有了很多Blog托管服务商(BSP),业内人士对其盈利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
Blog的特点
Blog是个人或群体以时间顺序所作的一种记录,并且不断更新。blog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回溯引用(TrackBack)和回响/留言/评论(comment)的方式来进行的。blog的操作管理用语,也借鉴了大量档案管理用语。一个blog亦可被视为一个档案(archives),或是卷宗(fonds)。与传统档案不同的是,blog的写作者(blogger),既是这份档案的创作人(creator),也是其档案管理人(archivist)。
Blog大量采用了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或者Rich Site Summary或者RDF Site Summary)技术,所有的RSS文件都必须符合由W3C发布的XML 1.0规范。对读者来说,可以通过RSS订阅一个blog,确知该blog作者最近的更新。对Blog作者来说,RSS可以使自己发布的文章易于被计算机程序理解并摘要。
对知识管理和创造而言,blog提供了新的形态和途径。对汉语为母语的人而言,blog写作既接续了汉语笔记文学的优秀传统,更充分鼓励了个人表达。从交往形态考察,网志空间(blogosphere)设定了积极的读者、作者、编者互动转换关系,“言者互重,阅者相惜 ”。
2、 Tag (from blogbus)
什么是Tag?
Tag(标签)是一种更为灵活、有趣的日志分类方式,您可以为每篇日志添加一个或多个Tag(标签),然后您可以看到BlogBus上所有和您使用了相同Tag的日志,并且由此和其他用户产生更多的联系和沟通。不仅如此,我们还通过与Technorati的合作,把您的Tag发送到全球Blog空间,和全世界的人们共同分享。
Tag体现了群体的力量,使得日志之间的相关性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性大大增强,可以让您看到一个更加多样化的世界,一个关联度更大的Blog空间,一个热点实时播报的新闻台。Tag为您提供前所未有的网络新体验……
当然,您也可以简单地把一个Tag(标签)理解为一个日志分类,但是Tag和分类的不同之处也很明显:
首先,分类是您在写日志之前就定好的,而Tag是在您写完日志之后再添加的;
其次,您可以同时为一篇日志贴上好几个Tag(标签),方便自己随时查找,而原先一篇日志只能有一个分类;
再次,当您积累了一定数量的Tag之后,您可以看看自己在Blog中最经常写的是哪些话题;
最后,您可以看到有哪些人和自己使用了一样的Tag(标签),进而找到和您志趣相投的Blogger。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您写了一篇到西湖旅游的日志,原来您都是把这一类的日志放到自己的“驴行天下”分类下,但是有了Tag之后,您可以给这篇日志同时加上“旅游”、“杭州”、“西湖”、“驴行天下”等几个Tag,当浏览者点击其中任何一个Tag,他都可以看到您的这篇日志。同时您自己也可以通过点击这几个Tag,看看究竟有谁最近也去了杭州旅游,或许你们还可以交流一下旅游心得,成为下一次出游的伙伴呢!
3、 SNS
Social Network Service,社会性网络软件,依据六度理论,以认识朋友的朋友为基础,扩展自己的人脉。并且无限扩张自己的人脉,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获取一点,得到该人脉的帮助。
SNS网站,就是依据六度理论建立的网站,帮你运营朋友圈的朋友。
4、 RSS(from wiki)
RSS是一种用于共享新闻和其他Web内容的数据交换规范,起源于网景通讯公司的推"Push"技术,将订户订阅的内容传送给他们的通讯协同格式(Protocol)。RSS可以是以下三个解释的其中一个: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真正简单的整合)
RDF (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 Site Summary
Rich Site Summary(丰富站点摘要)
但其实这三个解释都是指同一种Syndication的技术。
目前RSS规范的主要版本有0.91、1.0和2.0。
0.91版和1.0版完全不同,风格不同,制定标准的人也不同。0.91版和2.0版一脉相承。1.0版更靠拢XML标准。
RSS目前广泛用于blog、wiki和网上新闻频道,世界多数知名新闻社网站都提供RSS订阅支持。
5、 Wiki(from wiki)
Wiki一词源自夏威夷语的“wee kee wee kee”,本是“快点快点”之意。在这里Wiki指的是一种超文本系统。这种超文本系统系支持那些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有人认为,Wiki系统属于一种人类知识的网路系统,我们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而且这种创建、更改、及发布的代价远比HTML文本小;与此同时Wiki系统还支持那些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为协作式写作提供了必要的帮助;最后,Wiki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Wiki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了简单的交流工具。与其它超文本系统相比,Wiki有使用简便且开放的优点,所以Wiki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在一个社群内共用某个领域的知识。
Wiki起源
1995年沃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为了方便模式社群的交流创建了全世界第一个wiki系统-WikiWikiWeb,并用它建立了波特兰模式知识库(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在建立这个系统的过程中,沃德?坎宁安创造了Wiki的概念和名称,并且实现了支持这些概念的服务系统。这个系统是最早的Wiki系统。从1996年至2000年间,波特兰模式知识库围绕着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不断发展出一些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从而使Wiki的概念不断得到丰富。同时Wiki的概念也得到了传播,出现了许多类似的网站和软体系统。
Wiki的历史不长,无论是Wiki概念本身,还是相关软体系统的特性,都还在热烈的讨论中;所以怎样的一个站点才能称得上是一个Wiki系统还是有争议的。与Wiki相关新近出现的技术还有blog,它们都降低了超文本写作和发布的难度。这两者都是同内容管理系统密切相关的。
Wiki的特点
使用方便
维护快捷:快速创建、存取、更改超文本页面(这也是为什么叫作 "wiki wiki" 的原因)。
格式简单:用简单的格式标记来取代 HTML 的复杂格式标记。(类似所见即所得的风格)
链接方便:通过简单标记,直接以关键字名来建立链接(页面、外部连接、图像等)。
命名平易:关键字名就是页面名称,并且被置于一个单层、平直的名空间中。
可增长
可增长:页面的链接目标可以尚未存在,通过点击链接,我们可以创建这些页面,从而使系统得以增长。
修订历史:记录页面的修订历史,页面的各个版本都可以被获取。
开放性
开放的:社群内的成员可以任意创建、修改、或删除页面。
可观察:系统内页面的变动可以被来访者清楚观察得到。
由于Wiki的自组织,可增长以及可观察的特点,使Wiki本身也成为一个网路研究的对象。对Wiki的研究也许能够让人们对网路的认识更加深入
理论和技术:
1、 六度关系理论
目前流行的“六度分隔”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的心理学家米格兰姆(Stanley Milgram)提出的,这个理论可以通俗地阐述为: 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六度分隔”成为人际关系世界中无可否认而又令人震惊的特征,许多社会学上的深入研究也给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说明这一特征不只是特例,在一般情形下也存在。 最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的瓦茨教授领导的EMAIL试验也再次证明了这一人际关系世界中惊人的规律。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六十亿人怎么可能真的构成如此紧密的相互关联呢?是互联网使一切成为现实。
2、 Xml
XML即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标记是指计算机所能理解的信息符号,通过此种标记,计算机之间可以处理包含各种信息的文章等。如何定义这些标记,既可以选择国际通用的标记语言,比如HTML,也可以使用象XML这样由相关人士自由决定的标记语言,这就是语言的可扩展性。XML是从SGML中简化修改出来的。它主要用到的有XML、XSL和XPath等。
3、 AJAX
Ajax并不是一种技术。它实际上是几种已经在各自领域大行其道技术的强强结合。Ajax混合了:
* 基于XHTML/CSS
* 由DOM(Document Object Model)实现动态显示与交互
* 通过XML和XSLT进行数据交换及处理
* 使用JavaScript整合上述技术
直观一点的说Ajax能够实现不刷新浏览器窗口(当然更不用安装额外的插件)而满足用户的操作,现在一些看上去很Cool的网站,很多是用这项技术实现的,其中包括:orkut、Gmail、Google Group、Google Suggest、Google Maps、Flickr、A9.com等。2SIMPLE的Co-mment系统虽然没有用到XML/XSLT,其理念已经暗合容Ajax,实现了不刷新网页提供动态内给用户。
现有的产品:
Wiki网络、Wallop 、yahoo360 、openbc 、 cyworld 、43things 、 flickr、 del.icio.us、 cragslist 、glob 、客齐集、 friendster 、 linkin 、UU通 、 优友 、 天际网 、爱米网 、linkist 、新浪点点通、skype、亿友、cyworld
现在说说web2.0的具体应用。
历史很重要。对一个技术的学习也应当从历史出发,通过其在时间形成历史的流变,得以知晓现状,甚至能够预知未来。
那Web 1.0是什么呢?
他们说,记得静态HTML的WWW时代么?
(那个时代的WWW应用、人们的Web体验、对社会的影响如何?)
那么动态HTML和静态HTML下的Web相比,是多少版本?1.5?对了,他们是真这么叫的。
(在效果和影响上,与1.0相比,扩展和加深多少?)
要呈现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通过Web服务端的程序,应用户的请求,取出数据,加上事先设计的模板,动态的生成Html代码,发送到用户的浏览器那里。
他是1.0系列,应为用户在浏览器中所见和Web 1.0一样,它有0.5的升级,因为数据不是事先制作并发布,而是动态生成,和用户的需要交互生成。
那好,在加0.5,到Web 2.0,变化是在哪里呢?
(看到了正在崛起的和改变的,会继续朝着什么方向改变互联网和社会呢?)
更新:关于各个版本的差别,看看亚马逊的例子。
事情没有那么幸运,Web 2.0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事物,而是一个阶段,是促成这个阶段的各种技术和相关的产品服务的一个称呼。所以,我们无法说,Web 2.0是什么,但是可以说,那些是Web 2.0。
WikiPedia的Web 2.0条目下列出了这些条件:
* CSS 和语义相关的 XHTML 标记
* AJAX 技术
* Syndication of data in RSS/ATOM
* Aggregation of RSS/ATOM data
* 简洁而有意义的 URLs
* 支持发布为 weblog
* RESTian (preferred) 或者 XML Webservice APIs
* 一些社会性网络元素
必须具备的要素有:
* 网站应该能够让用户把数据在网站系统内外倒腾。
* 用户在网站系统内拥有自己的数据
* 完全基于Web,所有的功能都能透过浏览器完成。
(以上内容引用自英文版维基网络)
虽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不过,对于其中谈到的几个要素,大家还是公认的。
- 基于RSS/ATOM/RDF/FOAF等XML数据的同步、聚合和迁移。
数据不再和页面和网站混粘在一起,它独立了,它跟着用户走。这是Web 2.0的很重要特征。这也是为什么Blog是Web 2.0的代表的原因。在网志上,常主角的是相互独立的一则则的网志。
独立,然后有物理表现。现在,就能让他们活跃起来。透过对XML数据的处理,这些内容能被自由的组合,被各种应用程序,不论是Web程序还是桌面程序等呈现和处理。
(更新:参看商业周刊的All Your Info in One Place)
当然,最重要的是背后的人。
- 社会性因素。
内容跟着人走,内容又能够被用户自由的组合,也就是说,用户能够自由的借助内容媒介,创建起一个个的社群,发生各种社会性的(网络)行为。
此外还有标签以及建立在开放标签系统之上的Folksonomy。
- 第三个公认的因素是开放API,这个技术性稍强些,得另花时间研习,可以先看看例子:amazon、flickr、google map等。
(Web 2.0是个大筐,装了好多东西)
从Web应用的产品/服务生产者角度来说,该如何创建Web 2.0的产品呢?
重要的是要抓住这么几点,一个是微内容(这里有定义),一个是用户个体。除了这两个最基本的之外,还可以考虑社群内的分享以及提供API。
微内容:英文是microcontent。用户所生产的任何数据都算是微内容,比如一则网志,评论,图片,收藏的书签,喜好的音乐列表、想要做的事情,想要去的地方、新的朋友等等。这些微内容,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它的数量、重要性,还有我们对它的依赖,并不亚于那些道貌岸然、西装革履的正统文章、论文、书籍。
对微内容的重新发现和利用,是互联网所开创的平等、***、自由风气的自然衍生,也是互联网相关技术消减信息管理成本之后的一个成果。
我们每天都生产众多的微内容,也消费着同样多的微内容。对于Web 2.0来说,如何帮助用户管理、维护、存储、分享、转移微内容,就成了关键。
用户个体。对于Web 1.0的典型产品/服务来说,用户没有具体的面貌、个性,它只是一个模糊的群体的代名词而已。但是对于Web2.0的产品和服务来说,用户是个实实在在的人。Web 2.0所服务的,是具体的人,而不是一个如同幽灵般的概念。并且,这个人的具体性,会因为服务本身而不断地充实起来。
如何为这个具体的个体服务,是Web 2.0设计的起点。
因此,一类可以被称作Web 2.0的产品/服务将是这样:
服务于用户个体的微内容的收集、创建、发布、管理、分享、合作、维护等的平台。
这是表。
里呢,恐怕就设计到好些人提到的,微内容的XML表现;微内容的聚合;微内容的迁移;社会性关系的维护;界面的易用性等等。
其质,是否就是开源、参与、个人价值、草根、合作等等?
Web2.0是许多方面起头并进又相互牵连的一个新的阶
㈤ 请教:什么是WEB2.0 标准,有没有比较权威的定义
Web2.0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事物,而是一个阶段,是促成这个阶段的各种技术和相关的产品服务的一个称呼。所以,我们无法说,Web2.0是什么,但是可以说,那些是Web2.0。
Web2.0条目下列出了这些条件:
Example Source Code [www.52css.com]
*CSS和语义相关的XHTML标记
*AJAX技术
*SyndicationofdatainRSS/ATOM
*AggregationofRSS/ATOMdata
*简洁而有意义的URLs
*支持发布为weblog
*RESTian(preferred)或者XMLWebserviceAPIs
*一些社会性网络元素
Web2.0必须具备的要素有:
Example Source Code [www.52css.com]
*网站应该能够让用户把数据在网站系统内外倒腾。
*用户在网站系统内拥有自己的数据
*完全基于Web,所有的功能都能透过浏览器完成。
(以上内容引用自英文版维基网络)
基于RSS/ATOM/RDF/FOAF等XML数据的同步、聚合和迁移
数据不再和页面和网站混粘在一起,它独立了,它跟着用户走。这是Web2.0的很重要特征。这也是为什么Blog是Web2.0的代表的原因。在网志上,常主角的是相互独立的一则则的网志。
独立,然后有物理表现。现在,就能让他们活跃起来。透过对XML数据的处理,这些内容能被自由的组合,被各种应用程序,不论是Web程序还是桌面程序等呈现和处理。当然,最重要的是背后的人。
社会性因素
内容跟着人走,内容又能够被用户自由的组合,也就是说,用户能够自由的借助内容媒介,创建起一个个的社群,发生各种社会性的(网络)行为。此外还有标签以及建立在开放标签系统之上的Folksonomy。
第三个公认的因素是开放API
这个技术性稍强些,得另花时间研习,可以先看看例子:amazon、flickr、googlemap等。
该如何创建Web2.0的产品呢?
重要的是要抓住这么几点,一个是微内容(这里有定义),一个是用户个体。
除了这两个最基本的之外,还可以考虑社群内的分享以及提供API。
微内容:英文是microcontent。用户所生产的任何数据都算是微内容,比如一则网志,评论,图片,收藏的书签,喜好的音乐列表、想要做的事情,想要去的地方、新的朋友等等。这些微内容,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它的数量、重要性,还有我们对它的依赖,并不亚于那些道貌岸然、西装革履的正统文章、论文、书籍。
对微内容的重新发现和利用,是互联网所开创的平等、民主、自由风气的自然衍生,也是互联网相关技术消减信息管理成本之后的一个成果。
我们每天都生产众多的微内容,也消费着同样多的微内容。对于Web2.0来说,如何帮助用户管理、维护、存储、分享、转移微内容,就成了关键。
用户个体。对于Web1.0的典型产品/服务来说,用户没有具体的面貌、个性,它只是一个模糊的群体的代名词而已。但是对于Web2.0的产品和服务来说,用户是个实实在在的人。Web2.0所服务的,是具体的人,而不是一个如同幽灵般的概念。并且,这个人的具体性,会因为服务本身而不断地充实起来。
如何为这个具体的个体服务,是Web2.0设计的起点。
可以被称作Web2.0的产品/服务将是这样:
服务于用户个体的微内容的收集、创建、发布、管理、分享、合作、维护等的平台。
其他的呢?恐怕就设计到好些人提到的,微内容的XML表现;微内容的聚合;微内容的迁移;社会性关系的维护;界面的易用性等等。以及是否就是开源、参与、个人价值、草根、合作等等?
Web2.0是许多方面起头并进又相互牵连的一个新的阶段的到来。因此,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那么,对于Web开发人员来说,Web2.0意味着什么呢?
他们说Web2.0阶段,Web是一个平台,或者说,Web正在变得可编程,可以执行的Web应用。野心家们设想这个它的终极目标是WebOS。Web1.0时候,Web只是一个针对人的阅读的发布平台,Web由一个个的超文本链接而成。现在的趋势发生了变化,Web不仅仅是Html文档的天下,它成了交互的场所。
具体来讲,他们说Web成为一个开发环境,借助Web服务提供的编程接口,网站成了软件构件。这些,就是WebService的目标吧,信息孤岛通过这些WebService的对话,能够被自由构建成适合不同应用的建筑来。
一些例子:del.icio.us、flickr、a9、amazon、yahoo、google、msn等提供的编程接口衍生出的各种应用。
为什么要开放APIs,这涉及到集市中的商业方面的技术策略。当然,还有更深层的原因,那是什么呢?
这种交互不仅体现在不同的网站服务之间,同时还体现在用户和Web之间在浏览器上的交互。这也是为什么在美味书签的收藏中Web2.0和AJAX如此相关的一个原因。在Web页面上使用桌面程序有的那些便利,真的是很享受的事情。这恐怕也是Web可编程的一个方面,Web页面不再是标记和内容混合那样的简单,它就是一个可以编程的地方(是这样理解吧?)有人反对说,AJAX的使用对搜索引擎不友好,只有Web1.0的站长才关心这个事情吧,在Web2.0时候,站长应该关心的是用户参与的便利、用户的自由度,至于搜索,有RSS/ATOM/RDF等,更本用不着操心,Google不是已经顺应这个趋势,让大家主动提交了么?
可编程的第三个方面,是否在于Web应用和桌面应用之间的无缝连接趋势的出现?类似这里说的“从工具上,是由互联网浏览器向各类浏览器、rss阅读器等内容发展”编程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对数据的操作,因此,对于网站来说,除了WebService接口之外,最近为简便方式就是将内容以RSS/RDF/ATOM格式,或者有意义的XHTML格式输出,同时实现内容和表现的分离。
Web2.0是个历史学的概念,而非是个技术性的概念,它是对Web发展历史断代的成果。对这个概念的梳理,能帮助我更好的把握互联网正在发生的技术与文化。
㈥ 什么是web 20营销
你好!WEB2.0营销是指对blog营销、rss营销、维基网络 ( Wikipedia)、SNS营销等WEB2.0应用、技术、理论的一个综合的表现。它的核心是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让用户既是网站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建设者。由于用户能够方便地畅达地为自己所消费的产品表达意见,因此这些内容先天具备再次推广产品的价值。
㈦ web2.0是什么,现在好象很热的样子,他和web1.0有什么区别
要理解WEB2.0,先得看WEB的历史。 World Wide Web,简称WWW,是英国人TimBerners-Lee 1989年在欧洲共同体的一个大型科研机构任职时发明的。通过WEB,互联网上的资源,可以在一个网页里比较直观的表示出来;而且资源之间,在网页上可以链来链去。在WEB1.0上做出巨大贡献的公司有Netscape,Yahoo和Google。 Netscape研发出第一个大规模商用的浏览器,Yahoo的杨致远提出了互联网黄页, 而Google后来居上,推出了大受欢迎的搜索服务。
搜索最大的贡献是,把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用机器初步分了个线索。但是,光知道网页里有哪些关键字,只解决了人浏览网页的需求。所以,Tim-Berners-Lee在提出WWW不久,即开始推崇语义网(Semantic Web)的概念。为什么呢?因为互联网上的内容,机器不能理解。他的理想是,网页制作时和架构数据库时,大家都用一种语义的方式,将网页里的内容表述成机器可以理解的格式。这样,整个互联网就成了一个结构严谨的知识库。从理想的角度,这是很诱人的,因为科学家和机器都喜欢有次序的东西。Berners-Lee关心的是,互联网上数据,及能否被其它的互联网应用所重复引用。举一个例子说明标准数据库的魅力。有个产品叫LiberyLink。装了它后,到Amazon上去浏览时,会自动告诉你某一本书在用户当地的图书馆能否找到,书号是多少等。因为一本书有统一的书号和书名,两个不同的互联网服务(Amazon 和当地图书馆数据库检索)可以公享数据,给用户提供全新服务。
但是,语义网提出之后,曲高和寡,响应的人不多。为什么?因为指望要网页的制作者提供这么多额外的信息去让机器理解一个网页,太难;简直就是人给机器打工。这违反了人们能偷懒就偷懒的本性。看看Google的成功就知道。 Google有个Page Rank技术,将网页之间互相链接的关系,用来做结果排序的一个依据,变相利用了网页制作人的判断力。想一想网页的制作者们,从数量来说,比纯浏览者的数量小得多。但Google就这一个革新,用上了网页的制作者的一部份力量,已将其推上了互联网的顶峰。
所以互联网下一步,是要让所有的人都忙起来,全民织网,然后用软件,机器的力量使这些信息更容易被需要的人找到和浏览。如果说WEB1.0是以数据为核心的网,那我觉得WEB2.0是以人为出发点的互联网。 我们看一看最近的一些WEB2.0产品,就可以理解以上观点。
Blog: 用户织网,发表新知识,和其他用户内容链接,进而非常自然的组织这些内容。
RSS: 用户产生内容自动分发,定阅
Podcasting: 个人视频/声频的发布/定阅
SNS: blog+人和人之间的链接
WIKI: 用户共同建设一个大网络全书
从知识生产的角度看,WEB1.0的任务,是将以前没有放在网上的人类知识,通过商业的力量,放到网上去。WEB2.0的任务是,将这些知识,通过每个用户的浏览求知的力量,协作工作,把知识有机的组织起来,在这个过程中继续将知识深化,并产生新的思想火花;
从内容产生者角度看,WEB1.0是商业公司为主体把内容往网上搬,而WEB2.0则是以用户为主,以简便随意方式,通过blog/podcasting 方式把新内容往网上搬;
从交互性看,WEB1.0是网站对用户为主;WEB2.0是以P2P为主。
从技术上看,WEB客户端化,工作效率越来越高。比如像Ajax技术, GoogleMAP/Gmail里面用得出神入化。
我们看到,用户在互联网上的作用越来越大;他们贡献内容,传播内容,而且提供了这些内容之间的链接关系和浏览路径。在SNS里面,内容是以用户为核心来组织的。WEB2.0是以用户为核心的互联网。
那么,这种意义上的WEB2.0,和Tim Berners-Lee的语义网,有什么不同呢?语义网的出发点是数据的规整及可重复换�鞯饔茫�岢鍪褂糜镆寤�哪谌莘⒉脊ぞ撸?nbsp;试图从规则和技术标准上使互联网更加有序。 Google等搜索引擎,在没有语义网的情况下,尽可能的给互联网提供了线索。 WEB2.0则是鼓励用户用最方便的办法发布内容(blog/podcasting),但是通过用户自发的(blog)或者系统自动以人为核心(SNS)的互相链接给这些看似凌乱的内容提供索引。 因为这些线索是用户自己提供,更加符合用户使用感受。互联网逐渐从以关键字为核心的组织方式和阅读方式,到以互联网用户的个人portal(SNS)为线索,或者以个人的思想脉络(blog/rss)为线索的阅读方式。WEB2.0强调用户之间的协作。WIKI是个典型例子。从这个角度看,互联网是在变得更有序,每个用户都在贡献:要么贡献内容,要么贡献内容的次序.
对下一代互联网的看法,还会有很多的讨论。有一点可以肯定,WEB2.0是以人为核心线索的网。提供更方便用户织网的工具,鼓励提供内容。根据用户在互联网上留下的痕迹,组织浏览的线索,提供相关的服务,给用户创造新的价值,给整个互联网产生新的价值,才是WEB2.0商业之道。(作者为MOP网董事长兼CEO)
WEB2.0将成就新一轮网站创业、变革的狂潮
很感谢web2.0这个概念的诞生,它让互联网又焕发了新的活力,并吸引着资本流向web2.0,无数具有创新意义的web2.0网站应运而生,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圈内圈外关于web2.0的争议、讨论已经引起了创业者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如果你在IT圈混,而且你想获得风险投资,你想立即创业致富,那你最好了解web2.0,吃透web2.0,创立web2.0,因为国外投资商已经认定web2.0前途无限。不知道是否新一轮网络泡沫的诞生还是新一轮网络变革的机遇,web2.0反正给我们带来了激情。
what’s web 2.0?Wikipedia中有相应的描述,不过仍然含糊不清,不能作为web2.0的准确定义。有的说web2.0可定义为“可写的互联网”,这也不完全准确。关于web1.0和2.0的区别,我很赞同吕欣欣的一番比较,"web1.0天天谈门户,web2.0谈个人化;web1.0谈内容,web2.0谈应用;web1.0商业模式,web2.0谈服务;web1.0谈密闭、大而全,web2.0大家谈开放、谈联合;web1.0网站中心化,web2.0谈个人中心化;web1.0一对一,web2.0谈社会性网络;web1.0不知道你是狗,web2.0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我一清二楚甚至想要干什么呢。。。"
我认为的web2.0的典型特征和表现形式:个人出版和聚合(如blog,rss,atom)、社会协作(wiki,软件工程协作)、更好的用户体验(如简短的url、ajax技术)、开放APIs(Flickr、del.icio.us、Bloglines),用户参与占主导(sns,blog,社会化书签,网摘)。除此之外我还认为网络游戏也具有web2.0的性质,因为它讲究社会协作、讲究用户参与占主导,讲究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新事物新概念的诞生,总是会存在反对意见的,国外的就不说了,国内老冒的"朝web 2.0泼点冷水"、周天舒的"给“所谓的”Web 2.0泼点热水",都从技术角度分析认为web2.0是早就已经使用的技术,这有些让我失望,因为他们的观点走向了狭隘,没有看到后面的本质。也许web2.0的几种表现形式早就有了,例如rss,blog,ajax等等都已经有年头了,但是真正大规模应用却是在近期,个体现象的发展与汇合逐渐被提炼成一种模式、理论和概念,这就脱离了其表现形式这一技术外壳所赋予的基本内涵,通俗点说这就是"量变到质变"的一个革命性的过程,这是对表面现象的更深层次的发掘和提炼,带有更具变革更具创意更具激情的深刻含义。
在如今传统的互联网模式越来越单一,并逐渐走向了死胡同,仅靠服务商自身的鼠标+水泥来造就庞大的内容平台和用户数量,这样的模式如今已经受到严峻挑战。而web2.0的浪潮已经席卷了全球最知名的网络巨头:yaohoo、msn、google等,国内的门户网站首当其冲需要进行web2.0变革,而其他网络应用,如求职招聘、同学录、分类信息、b2b、b2c等各类网站都需要经过web2.0的改造,来面对新的挑战和冲击。
普通用户也许不需要知道sns,web2.0等概念,但作为互联网的创业者、参与者、投资者,你不能只做旁观,你需要行动起来,机会就在眼前。
web2.0让我感受到了互联网新一轮发展的巨大机遇,也让我感受到了互联网寻求突破创新的迫切。当然除了国内国外的常用web2.0模式以外,我也一直在探寻着整合性质的web2.0,传统应用的web2.0化以及更合适的web2.0的创业模式,欢迎大家有空交流。
全民上网到全民织网 Web 2.0掀起人民战争
作者: CNET科技资讯网
CNETNews.com.cn 2005-07-05 09:0 AM
Web 2.0 正在让互联网逐渐找回Internet的真正含义:平等、交互,去中心化。你不应该只是互联网的读者,你也应该是互联网的作者;你不该只是在互联网上冲浪,你本身就是波浪制造者。Web 2.0 之于Web 1.0 ,如同分布式计算之于集中式计算,网格之于大型主机。
CNET科技资讯网7月5日北京报道(文/高飞)当Internet的创立者利克·李德在1963年提出“超银河网络”(Internet的前身)时,他想的是如何让计算机和网络帮助人们沟通和思考,如何让网络“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但在上世纪90年代初雅虎等超级门户网站出现之后,互联网的发展却一度远离利克。李德的初衷。
雅虎、亚马逊,和中国网络、搜狐等超级网站凭借强势的内容,常年驻扎在网民的收藏夹中。网民们美其名曰的“网上冲浪”其实就是围绕这些网络“恒星”所作的圆周运动,网民仅仅充当互联网的读者,而不是作者,这时的互联网是“只读”的。但Web 2.0 的出现,结束了了网民周期性赶集运动。
Blog作者Keso说:“在Web 1.0 时代,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各处瞎逛,并美其名曰——冲浪(即Web 浏览)。Web 2.0 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可以读写的互联网,Blog、Wiki等是其中的代表。”
借助Web 2.0 ,一个不仅“可读”,而且“可写”和“可交互”的互联网正逐渐浮出水面。利克·李德30多年前的梦想正逐渐被实现。
Blog:个人媒体崛起
在Web 2.0 的世界中,Blog(中文翻译作“网志”、“博客”)绝对是个“招牌菜”,它已获得了广泛的知名度。
“911 事件”是Blog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阶段。人们发现,恐怖事件现场当事人建立的Blog才是最可能给出第一手和最真实信息的人。一个重要的博客类战争Blog(WarBlog )因此繁荣起来。“对911 事件最真实最生动的描述不在《纽约时报》,而在那些幸存者的Blog中”一位Blog作者写道。
在中文世界,让“博客”一举成名的人当属“木子美”,她对个人隐私毫不避讳的曝光,完全颠覆了中国人的伦理传统。网民们蜂拥而至 “木子美”的Blog,“木子美”私生活曝光的同时,Blog也走进大众传播领域。
Blog并不是一个充满技术含量的概念,为了便于理解,你甚至可以把它看作以时间为顺序更新的个人主页。Blog的可贵之处在于,它让世人认识到,写作并不是媒体的专利,新闻也不是记者的特权。再眼疾手快的记者也不如在现场的人更了解事实。目击者的Blog比新闻记者拥有更高的权威和更接近事实的判断。
在亚洲,韩国人Oh Yeon Ho创立的Blog网站已经成为韩国重要的媒体力量,通过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无论是韩国总统卢武铉遭弹劾事件,还是韩国人金善逸在伊拉克遭到绑架并被杀害事件,都走在了韩国各大媒体的前列。这个网站的一条新闻上竟然有85000 条评论,远超过其他媒体互动水平。
着名硅谷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总结说,Blog本身代表着“新闻媒体3.0 ”。1. 0 是指传统媒体或说旧媒体(O l d Media ,如“晚报、CCTV”),2.0 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新媒体(New Media ,如网络、雅虎)或者叫跨媒体,3.0 就是以Blog为代表的(We Media)的个人媒体或者叫自媒体。
Blog发展到现在,内容已并不仅局限于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都是可选项,而音频B l o g 就有一个自己的名字——Podcast (国内有翻译为“播客”)。Blog搭起从互联网阅读时代到写录时代的桥梁。
模糊编辑和读者的角色
在Blog完成了对Web2.0的启蒙教育之后,一系列在其框架下的理念纷至沓来,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Wiki(网络大网络全书)、Social Bookmark(社会化书签)等等。
Wiki是Web 2.0 体系下的又一个概念。Wiki可以简单地解释为由网友自发维护的网络大网络全书,这个大网络全书由网友自发编辑并修改内容,每个人既可以是某个词条的读者,又可以是这个词条的编撰者,读者和编辑的界限在Wiki中被模糊了。首个Wiki网站的创建者Ward Cunningham说:“我创建第一个Wiki的初衷就是要建立一种环境,我们能够交流彼此的经验。”社会化书签则是与Wiki很相似的概念,它可以让网民互相共享自己的收藏夹,交换资源。
独立的Blog并不具备商业网站的推广能力,这一个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网络节点如何完成互通与共享?在Web 2.0 体系下,Tag (标签), RSS (聚合服务)和六度分隔理论起到了黏合剂的作用。
Tag 直译为标签,它可以让你为自己所创造的内容(Blog文字、图片、音频等)创建多个用作解释的关键字。比如一副雪景的图片就可以定义“雪花”、“冬天”、“北极”“风景照片”这几个Tag.雅虎刚刚收购的图片共享网站Flickr就对此提供支持。Tag 类似于传统媒体的“栏目”,它的相对优势则在于创作者不会因媒体栏目的有限性而无法给作品归类。
RSS 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互动方式,一般翻译为聚合服务,它仿佛就是为Blog而生的技术,借助RSS ,网民可以自由订阅指定Blog(绝大多数的Blog都支持RSS),也就是说读者可以自定义自己喜欢的内容,而不是象Web 1.0 那样由网络编辑选出读者阅读的内容。
颠覆媒体中心理念
雅虎首席运营官丹尼尔·罗森格告诉记者,“(对传统媒体的)颠覆倒不敢说,但RSS 重新定义了信息分享的方法,颠覆了未来信息社会必须有一个核心的理念,虽然RSS 眼下并不会为网络广告带来什么帮助,但是却能让所有人更好地分享信息。”
传统媒体也希望借此把自己的内容互动起来。数字音频出版商Audible 正计划发行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和其他一些期刊的Podcast ,通过RSS 网络标准进行发行,用户可以下载到MP3 播放器中收听。
曾经有人提出疑问,Web 2.0 的互动与传统BBS 有何不同?一名叫罗皓菱的Blog作者解释了Blog与BBS 的区别:Blog是集原创文章、链接评价、链接、网友跟进于一体的,比起BBS 那种口无遮拦、随心所欲、良莠不齐的情绪化发言,博客制作的日志更加审慎、仔细和周详,其单个文本的丰富性、讨论脉络的清晰度、论题的拓展空间都超过了BBS 的网友发言帖子。
Ward Cunningham 也谈到过Wiki与BBS 的差别,他认为BBS 没有上下文的概念,讨论经常无法持久地进行。讨论组反复围绕着同一个话题,但是人们经常忘了以前说过什么。
全民上网到全民织网 Web 2.0掀起人民战争(下)
(2005.07.05) 来自:ZDNET
Web 2.0 探索盈利模式
一个新的互动模式,必然伴随着新的商业模式,或者带来新的商业机会。
但是因为与Web 1.0 巨大的差异,Web 2.0 在商业模式上现在还处于探索阶段。2003年2 月,Google并购了全球最大的博客托管服务网站 Blogger.com 母公司Pyra实验室。Pyra当时成立仅3 年半,博客注册用户已达数百万、人气极旺,但由于缺乏收入,三个创始人中的两个被迫离开公司,如果不是Trellix 公司的CTO Bricklin(也是一个着名博客)出手相助,Pyra早已破产。
不过外界普遍认为,找到Web 2.0 的商业模式应该只是迟早的事情。雅虎、微软这些传统互联网巨头则并不太在意Web 2.0 当前的商业价值,他们更希望赶快抢占这一阵地。雅虎刚刚推出的Yahoo 360 服务,就是一个包含了图片上传、Blog、IM(即时通讯)所有功能在内的个人Web 2.0 平台。微软也发布了与之类似的MSN Space.微软非常看好Blog,它甚至雇佣一个Blog团队来为其MSN 门户网站制作原创内容。
在中国市场,规模最大的Web 2.0 商业公司是Blog服务托管商(BSP ),其中总部位于杭州的中国博客网目前注册用户超过200 万,并以每月8 到10万的速度增长。该公司董事长胡之光认为,当用户数足够多的时候,博客就能够通过广告和无线增值来实现盈利。另外一家BSP 博客中国负责人方兴东透露,未来的盈利将来自三个方面:广告收入、无线增值服务和向博客用户提供增值服务和应用程序收取的服务费。但是到目前为止,上述两家都还没有实现盈利。
不过对一般的企业而言,Web 2.0 的好处则是立竿见影。在企业内部实施Blog和Wiki,可以让知识轻松共享,一个新员工可以通过内部Wiki 熟悉工作技能,了解企业文化。
Blog作者Keso这样说:“Web 1.0 提下的HTML、JavaScript等本身是一种语言,它按照某种约定的协议(比如TCP/ IP )进行对话,但这只是机器与机器的对话,人顶多是让这场对话存在而已,并未直接参与进来。而Web 2.0 让人参与到对话中,互联网一下子就变得生动了起来。
Web 2.0 无疑是一场革命。“
不管Web 2.0 是不是革命,一场以“交互”为核心的互联网创网络潮已确定无疑的到来。每个人都要在这次互联网“人民运动”中寻找自己在其中的位置。
Web 2.0 重要名词解释
Blog:Blog是个人或群体以时间顺序所作的一种记录,且不断更新。Blog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反向引用(TrackBack )和留言/ 评论(Comment )的方式来进行的。Blog的作者(Blogger ),既是这个Blog的创作人,也是其档案管理人。
TrackBack :是一种Blog应用工具,它可以让Blogger 知道有哪些人看到自己的文章后撰写了与之有关的内容。这种功能实现了网站之间的互相通告;因此它也可以看作一种提醒功能。
RSS:是一种用于共享新闻和其他Web 内容的数据交换规范。读者可以通过RSS 订阅一个Blog,确知该Blog最近的更新。
Wiki:1995年,沃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 )为了方便模式社群的交流创建了全世界第一个w i k i 系统——WikiWikiWeb (http://c2.com/cgi/wiki),并用它建立了波特兰模式知识库,在建立过程中,沃德。坎宁安创造了Wiki的概念和名称,并且实现了支持这些概念的服务系统。
Social Bookmark :社会化书签,它可以让你把喜爱的网站随时加入自己的网络书签中;你可以用多个关键词(Tag )而不是分类来标示和整理你的书签,并与其他人共享。
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 (1933~1984)创立。简单地说:“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六度分隔理论的数学解释是:如果每个人平均认识260 人,其六度就是2606=1188137600000.消除一些节点重复,那也几乎覆盖了整个地球人口若干多倍。
(名词解释的主要内容来自Wiki网络大网络全书)
小资料
SNS 以及六度分隔理论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 (简称SNS ,社会化网络软件)是Web 2.0 体系下的一个技术应用架构。SNS 基于六度分隔理论运作,这个理论的通俗解释是:“在人脉网络中,要结识任何一位陌生的朋友,中间最多只要通过六个朋友就可以达到目的。”
我们举个例子更好地介绍六度分隔理论。一位叫做“FLYPI ”的网友用歌手孙燕姿做起了实验,如何才能与这个“亚洲小天后”建立联系呢?他认为以下的链条可能行之有效:“我→初中同学Eric→ Eric 在南洋理工大学念书的表哥Michael → Michael的教授,也就是孙燕姿的父亲→孙燕姿。”
放在Web 2.0 的背景下,每个用户都拥有自己的Blog、自己维护的Wiki、社会化书签或者Podcast.用户通过Tag 、RSS 或者IM、邮件等方式连接到一起,“按照六度分隔理论,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网络,这就是社会化网络(SNS )。”
Google推出1GB 免费信箱也是一个SNS 应用,通过网友之间的互相邀请,Gmail 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获得了巨大的用户群。
SNS 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它的商业价值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现在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
㈧ 现在国内互联网是Web2.0还是Web3.0
不管你是否相信,社交网络和在线视频流出现之前,互联网就已经存在了。Web1.0甚至在20世纪90年代谷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当时的互联网是由AltaVista和网景公司主导的。
AltaVista搜索引擎创立于1995年,2013年被雅虎关闭。网景公司成立于1994年,旗下的网景浏览器曾全球闻名,但在2003年被美国在线解散。当时,这些互联网只为实体公司提供广告服务。
网页是“只读的”,用户只能搜索信息,浏览信息。正如下面第1张图所展示的:
大多数电子商务网站从性质上讲还是Web 1.0,因为其背后的理念非常简单,面向消费者展示产品,从感兴趣的消费者那里收钱。这些网站往往反应迅速,体验顺畅,但用户的互动程度被降到了最低。
Web 2.0
在Web 1.0之后,互联网的第二次迭代被称作Web 2.0,也就是“可读写”网络。到了2.0时代,用户不仅仅局限于浏览,他们还可以自己创建内容并上传到网页上。
Web 2.0这个概念,最早是在2003年,由O’Reilly传媒副总裁Dale Dougherty提出的。自此以后,Web 2.0浪潮席卷全球。仅仅过了10年,Web 2.0就已经彻底重新定义了市场营销和商务运营。
现在,微博上的大V可以通过一张照片成就或毁掉一个品牌。大众点评上的用户可以通过一条差评就抹黑一家餐厅,甚至点评已经对用户的购买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像本篇文章第2张图展示的那样,形形色色的社交网站和点评网站,是Web 2.0的代表:
根据一项调研,90%的消费者在购买之前会在线阅读点评,88%的用户会像信任个人推荐一样信任网络点评。
Web2.0的初衷就在于让互联网更加贴近民主,使用户更好的互动。
Web 3.0
在了解什么是Web 3.0之前,先来看下下面这张图,是不是起来很熟悉?
上图是本篇文章的第3张图。每次在亚马逊上购物,网站算法就会看其他人购买了你的这件商品后会继续买什么,然后会把推荐结果展示给你。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网站在从其他用户的购买习惯中学习,推断你有可能倾向于哪些产品,并把你可能喜欢的商品推荐给你。简而言之,网站自身有了自主学习能力,变得更加智能。
这就是Web 3.0背后的哲学了。
Web1.0是由内容驱动的,内容来自于商业机构,服务于消费者;
Web 2.0允许用户自主上传内容,分享内容;
Web 3.0使得在线应用和网站可以接收到已经在网络上的信息,并将新的信息和数据反馈给用户。
正如相亲网站eHarmony研发部门高级总监Gian Gonzaga博士所说,Web 3.0可以反馈给我们之前并不知晓的内容。Web 3.0在学习,在理解你是谁,并试图给你一些反馈。
Web 3.0的四大属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Web 3.0与Web 1.0和2.0的细微差别和微妙之处,让我们看看Web 3.0的四个属性。
属性一:语义网络
Web3.0的一个关键元素是“语义网络”,“语义网络”由万维网之父Tim Berners-Lee创造,用于表述可以由机器处理的数据网络。
Tim Berners-Lee最初是这样表达他对语义网络的看法的:
“我有一个梦想,网络中的所有计算机能够分析网络中的数据,包括内容、链接、人与计算机之间的往来。语义网络会让这一切成为可能,一旦该网络出现,日常的交易机制、事务以及我们的日常生后都会由机器与机器之间的沟通来处理。人们吹嘘多年的“智能代理”将最终实现。”那么,简单来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语义指的究竟是什么?
“我爱比特币”和“我<3比特币”之间有什么区别?
两个句子之间的语法不同,但语义相同。语义处理数据所传达的意义或情感,在我们的例子中,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是相同的情感。
所以,语义网络和人工智能是Web 3.0的两大基石。语义网络有助于计算机学习数据的含义,从而演变为人工智能,分析处理信息和数据。其核心理念是创建一个知识蛛网,帮助互联网理解单词的含义,从而通过搜索和分析来创建、共享和连接内容。
由于语义元数据,Web 3.0有助于增强数据之间的连接。因此,用户体验会升级到更高层次,所有可用信息将更好地连接起来,最终更有效地被利用。
属性二:人工智能
接下来我们来看人工智能。目前,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最热门和最具创新力的技术。
根据维基网络的说法,“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人工智能,有时被称为机器智能,是机器所表现出的智能,与人类和其他动物的自然智能不同。”因此,人工智能将帮助机器变得更加智能,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人工智能允许网站过滤并向用户提供尽可能最好的数据。目前在Web 2.0中,我们已经开始采纳用户意见,以理解特定产品/资产的质量。想想在豆瓣这样的网站,用户可以为电影投票评分,得分较高的电影一般会认为是“好电影”。这样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直接获得“好数据”,避免“坏数据”。
如我们已经提到的,Peer Review(同级评级)是Web 2.0最大的贡献之一。但是,人无完人,人类的建议也并非完全可靠。一部烂片子,也可能因为某种原因得到好评,得分也会上升。人工智能则可以学习如何区分好坏,给我们提供可靠数据。
属性三:三维世界
Web 3.0也会改变互联网的未来,从简单的二维网络发展为更真实的三维网络世界。三维设计在网络游戏、电子商务、区块链、房地产等Web 3.0的网站和服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维网络的概念听起来可能有点陌生,但很多人已经开始在三维空间中互动了。例如《第二人生》或《魔兽世界》等在线游戏,用户对他们游戏中的人生比真实生活中的人生更加在意。
《第二人生》的创始人Philip Rosedale相信虚拟身份将像电子邮件地址和手机一样普遍。虽然现在听起来虚拟身份似乎还有些遥远。但别忘了,20多年前的1997年,也仅仅只有少数人有电子邮件地址。这样来看,拥有3D虚拟身份的人绝对还会增加。
属性四:无处不在
无所不在是指网络跨越时间与空间,无所不在。Web 2.0时代我们已经获得这项功能,例如在社交媒体网站例如Instagram,用户可以拍照,在线上传或分享,照片可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图像随处可见,无处不在。
移动设备和互联网的发展将使Web 3.0体验随时随地可用。互联网将不再像Web 1.0那样局限在桌面上,也不再像Web 2.0那样仅仅在智能手机,而是会无所不在。
要实现这一目标,Web 3.0时代,身边的一切事物都是连接在线的,也就是物联网。我们正在缓慢但稳定地向物联网迈进。
Web 3.0应用的挑战
了解了什么是Web 3.0,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Web 3.0的应用过程中有哪些挑战。
无边际:互联网是巨大的,它包含了数十亿个页面,仅Snomed CT医学术语就包含了370,000个类目,而现有的技术还不能消除所有语义重复的术语。任何能够读取数据并理解其功能的推理系统必须要处理海量数据。
模糊:用户查询往往不是很具体,有时候可能非常模糊,只能用模糊逻辑处理模糊性。
不确定:互联网处理大量不确定的价值。例如,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组症状,对应于许多不同的不同诊断,每个诊断的概率都不同。概率推理技术通常用于解决不确定性。
不一致:前后矛盾的数据可能会导致逻辑上的冲突以及不可预期的分析结果。
欺诈:虽然人工智能可以过滤数据,但是如果所有提供的数据都是故意错误和误导的呢?应用加密技术可以有效预防这个问题。
增加信息连接:语义网络将有助于在线数据的连接。
高效搜索
有效营销
高效网络浏览
有效沟通
改变人类互动
对设备要求较高,落后的设备难以满足Web 3.0的要求。
大浪淘沙,3.0时代, 1.0时期网站更过时了。
相对复杂,新手理解起来很困难。
尽管面临许多挑战,但营长相信Web 3.0的发展仍然是大势所趋。
Web 3.0有很多优势,例如:
同时,它也有一些不足,主要包括:
人类正处于真正的互联网革命的边缘,Web 3.0的实现确实存在一些挑战,但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纯粹创新却是难以置信的。
目前关于Web 3.0虽然有很多炒作,但我们仍然需要一些实际用例来真正理解它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积极变化。
在这方面,区块链也是一个很好的连接场景。让我们拭目以待!
㈨ 什么是WEB2.0
2001年秋天互联网公司(dot-com)泡沫的破灭标志着互联网的一个转折点。许多人断定互联网被过分炒作,事实上网络泡沫和相继而来的股市大衰退看起来像是所有技术革命的共同特征。股市大衰退通常标志着蒸蒸日上的技术已经开始占领中央舞台。假冒者被驱逐,而真正成功的故事展示了它们的力量,同时人们开始理解了是什么将一个故事同另外一个区分开来。
“Web 2.0”的概念开始于一个会议中,展开于O'Reilly公司和MediaLive国际公司之间的头脑风暴部分。所谓互联网先驱和O'Reilly公司副总裁的戴尔·多尔蒂(Dale Dougherty)注意到,同所谓的“崩溃”迥然不同,互联网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重要,令人激动的新应用程序和网站正在以令人惊鹊墓媛尚杂肯殖隼础8�匾�氖牵�切┬颐庥诘背跬�缗菽�墓�荆�雌鹄从幸恍┕餐��ΑD敲椿岵换崾腔チ���灸浅∨菽�钠泼鸨曛玖嘶チ��囊恢肿�郏�灾劣诤粲酢痒eb 2.0”的行动有了意义?我们都认同这种观点,Web 2.0会议由此诞生。
在那个会议之后的一年半的时间里,“Web 2.0”一词已经深入人心,从Google上可以搜索到950万以上的链接。但是,至今关于Web 2.0的含义仍存在极大的分歧,一些人将Web 2.0贬低为毫无疑义的一个行销炒作口号,而其他一些人则将之理解为一种新的传统理念。
本文就是来尝试澄清Web 2.0本来意义。
在我们当初的头脑风暴中,我们已经用一些例子,公式化地表达了我们对Web 2.0的理解:
Web 1.0 VS Web 2.0
DoubleClick VS Google AdSense
Ofoto VS Flickr
Akamai VS BitTorrent
mp3.com VS Napster
大英网络全书在线(Britannica Online) VS 维基网络全书(Wikipedia)
个人网站 VS 博客(blogging)
evite VS upcoming.org和EVDB
域名投机 VS 搜索引擎优化
页面浏览数 VS 每次点击成本
屏幕抓取(screen scraping) VS 网络服务(web services)
发布 VS 参与
内容管理系统 VS 维基
目录(分类) VS 标签(“分众分类”,folksonomy)
粘性 VS 聚合
这个列表还会不断继续下去。但是到底是什么,使得我们认定一个应用程序或一种方式为作所谓“Web 1.0”,而把另外一个叫做“Web 2.0”呢?(这个问题尤为紧迫,因为Web 2.0的观念已经传播的如此广泛,以至于很多公司正在将这个词加到他们的行销炒作中,但却没有真正理解其含义。同时这个问题也尤为困难,因为许多嗜好口号的创业公司显然不是Web 2.0,而一些我们认为是Web 2.0的应用程序,例如Napster和BitTorrent,甚至不是真正适当的网络程序!)我们首先来探讨一些原则,这些原则是通过Web 1.0的一些成功案例,以及一些最为有趣的新型应用程序来体现的。
1. 互联网作为平台
正如许多重要的理念一样,Web 2.0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而是一个重力核心。不妨将Web 2.0视作一组原则和实践,由此来把距离核心或远或近的网站组成为一个类似太阳系的网络系统,这些网站或多或少地体现着Web 2.0的原则。
图1为Web 2.0的“模拟图”,该图是在名为“O'Reilly的朋友”(Friend Of O’reilly, FOO)的会议的一个研讨会上产生的。这个图基本上仍处于演化阶段,但已经描绘出了 从Web 2.0核心理念中衍生出的许多概念。
例如,在2004年10月的第一次Web 2.0的会议上,约翰·巴特利(John Battelle)和我在我们各自的开场白中列举了一组初步的原则。
这些原则中的第一条就是“互联网作为平台”。这也曾是Web 1.0的宠儿网景公司(Netscape)的战斗口号,而网景在同微软的大战中陨落了。此外,我们早先的Web 1.0的楷模中的两个,DoubleClick和Akamai公司,皆是将网络当作平台的先驱。人们往往不认为这是一种网络服务,但事实上,广告服务是第一个被广泛应用的网络服务,同时也是第一个被广泛应用的混合处理(mashup),如果用另一个近来流行的词来说的话。每个旗帜广告(banner ad)都是用来在两个网站之前无缝合作,向位于另外一台计算机上的读者传递一个整合好的页面。
Akamai也将网络看作平台,并且在一个更深入的层次上,来搭建一个透明的缓存和内容分发网络,以便降低宽带的拥塞程度。
虽然如此,这些先驱提供了有益的对比,因为后来者遇到同样问题的时候,可以将先驱们的解决方案进一步延伸,从而对新平台本质的理解也更为深刻了。DoubleClick和Akamai都是Web 2.0的先驱,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可以通过引入更多Web 2.0的设计模式,来实现更多的应用。
让我们对这三个案例中的每一个都作一番深究,来探讨其间的一些本质性的差别。
Netscape 对 Google
如果Netscape可以称为Web 1.0的旗手,那么Google几乎可以肯定是Web 2.0的旗手,只要看看他们的首次公开上市(IPO)是如何地揭示了各自的时代就清楚了。所以我们就从这两个公司和其定位的差别入手。
Netscape以传统的软件摹本来勾勒其所谓“互联网作为平台”:他们的旗舰产品是互联网浏览器,一个桌面应用程序。同时,他们的战略是利用他们在浏览器市场的统治地位,来为其昂贵的服务器产品建立起市场。从理论上讲,在浏览器中控制显示内容和程序的标准,赋予了Netscape一种市场支配力,如同微软公司在个人计算机市场上所享受的一样。很像当初“自行的马车”(horseless carriage)将汽车描绘为一种熟知事物的延伸,Netscape曾推销一种网络桌面(webtop)来替代传统的桌面(desktop),并且计划借助信息更新,以及由购买了Netscape服务器的信息提供者来推送的各种小程序,来开发推广这种网络桌面。
最终,浏览器和网络服务器都变成了“日用品”,同时价值链条也向上移动到了在互联网平台上传递的服务。
作为对比,Google则以天生的网络应用程序的角色问世,它从不出售或者打包其程序,而是以服务的方式来传递。客户们直接或间接地为其所使用的服务向Google付费。原有软件工业缺陷荡然无存。没有了定期的软件发布,只需要持续的改善。没有了许可证或销售,只需要使用。没有了为了让用户在其设备上运行软件而不得不进行的平台迁移,只需要搭建宏大的、由众多个人计算机组成的、可伸缩的网络,其上运行开源操作系统,及其及自行研制的应用程序和工具,而公司之外的任何人则永远无法接触到这些东西。
在其底层,Google需要一种Netscape从未需要过的能力:数据库管理。Google远远不只是一个软件工具的集合,它是一个专业化的数据库。没有这些数据,那些工具将毫无用武之地;没有这些软件,数据也将无可控制。软件许可证制度和对应用程序接口(API)的控制——上一个时代的法宝——已经毫不相关了,因为Google的软件只需要执行而从不需要分发,也因为如果不具备收集和管理数据的能力,软件本身就没有什么用处了。事实上,软件的价值是同它所协助管理的数据的规模和活性成正比的。
Google的服务不是一个简单的服务器,虽然其服务是通过大规模的互联网服务器集合来传递的;其服务也不是一个浏览器,虽然这种服务是被用户在浏览器中体验到的。Google的旗舰产品——搜索服务,甚至不托管它让用户来搜寻的内容。很像一个电话通话过程,不仅发生在通话的两端,而且发生在中间的网络上。作为用户和其在线体验的一个中介,Google作用于浏览器、搜索引擎和最终的内容服务器之间的空间中。
虽然Netscape和Google都可以被描述为软件公司,但显然Netscape可以归到Lotus,Microsoft,Oracle,SAP,以及其他发源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软件革命的那些公司所组成的软件世界。而Google的同伴们,则是像eBay,Amazon,Napster,及至DoubleClick和Akamai这样的互联网公司。
DoubleClick对Overture和AdSense
同Google类似,DoubleClick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互联网时代的孩子。它把软件作为一种服务,在数据管理方面具有核心竞争力,并且正如上文所述,它是一个早在连网络服务的名字还不曾有的时候,就已然开始其服务的先驱。然而,DoubleClick最终还是被其商业模式局限住了。它所贯彻的是九十年代的互联网观念。这种观念围绕着出版,而不是参与;围绕着广告客户,而不是消费者,来进行操纵;围绕着规模,认为互联网会被如MediaMetrix等网络广告评测公司尺度下的所谓顶级网站所统治。
结果是,DoubleClick得意地在其网站上引用道:“超过2000种的成功应用”。而相对比的是,Yahoo!公司的搜索市场(从前的Overture)和Google的AdSense产品,已经在为几十万的广告客户服务。
Overture和Google的成功源自于对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提到的所谓“长尾”的领悟,即众多小网站集体的力量提供了互联网的大多数内容。DoubleClick的产品要求一种签订正式的销售合同,并将其市场局限于很少的几千个大型网站。Overture和Google则领会到如何将广告放置到几乎所有网页上。更进一步地,它们回避了发行商和广告代理们所喜爱的广告形式,例如旗帜广告和弹出式广告,而采用了干扰最小的、上下文敏感的、对用户友好的文字广告形式。
Web 2.0的经验是:有效利用消费者的自助服务和算法上的数据管理,以便能够将触角延伸至整个互联网,延伸至各个边缘而不仅仅是中心,延伸至长尾而不仅仅是头部。
毫不奇怪,其他Web 2.0的成功故事也显示着同样的轨迹。eBay扮演着一个自动的中间媒介的角色,使个体之间发生的几个美元的偶然性的交易成为可能。Napster(虽然已经出于法律原因而关闭)将其网络建立在一个集中的歌曲数据库之上,但是它让每一个下载者都成为一台服务器,从而使其网络逐渐扩大。
Akamai 对 BitTorrent
同DoubleClick类似,Akamai的业务重点面向网络的头部,而不是尾部;面向中心,而不是边缘。虽然它服务于那些处于网络边缘的个体的利益,为他们访问位于互联网中心的高需求的网站铺平了道路,但它的收入仍然来自从那些位于中心的网站。
BitTorrent,像P2P风潮中的其他倡导者一样,采用了一种激进的方式来达到互联网去中心化(internet decentralization)的目的。每个客户端同时也是一个服务器;文件被分割成许多片段,从而可以由网络上的多个地方提供,透明地利用了网络的下载者来为其他下载者提供带宽和数据。事实上,文件越流行下载得越快,因为有更多的用户在为这个文件提供带宽和各个片段。
BitTorrent由此显示出Web 2.0的一个关键原则:用户越多,服务越好。一边是Akamai必须增加服务器来改善服务,另一边是BitTorrent用户将各自的资源贡献给大家。可以说,有一种隐性的“参与体系”内置在合作准则中。在这种参与体系中,服务主要扮演着一个智能代理的作用,将网络上的各个边缘连接起来,同时充分利用了用户自身的力量。
2. 利用集体智慧
在诞生于Web 1.0时代并且存活了下来,而且要继续领导Web 2.0时代的那些巨人的成功故事的背后,有一个核心原则,就是他们借助了网络的力量来利用集体智慧:
--超级链接是互联网的基础。当用户添加新的内容和新的网站的时候,将被限定在一种特定的网络结构中,这种网络结构是由其他用户发现内容并建立链接的。如同大脑中的神经突触,随着彼此的联系通过复制和强化变得越来越强,而作为所有网络用户的所有活动的直接结果,互联的网络将有机地成长。
--Yahoo!是第首例伟大的成功故事,诞生于一个分类目录,或者说是链接目录,一个对数万甚至数百万网络用户的最精彩作品的汇总。虽然后来Yahoo!进入了创建五花八门的内容的业务,但其作为一个门户来收集网络用户们集体作品的角色,依然是其价值核心。
--Google在搜索方面的突破在于PageRank技术,该技术令其迅速成为搜索市场上毫无争议的领导者。PageRank是一种利用了网络的链接结构,而不是仅仅是使用文档的属性,来实现更好的搜索效果的方法。
--eBay的产品是其全部用户的集体活动,就向网络自身一样,eBay随着用户的活动而有机地成长,而且该公司的角色是作为一个特定环境的促成者,而用户的行动就发生在这种环境之中。更重要的是,eBay的竞争优势几乎都来自于关键性的大量的买家和卖家双方,而这正是这一点使得后面许多竞争者的产品的吸引力显着减低。
--Amazon销售同Barnesandnoble.com等竞争者相同的产品,同时这些公司从卖方获得的是同样的产品描述、封面图片和目录。所不同的是,Amazon已然缔造出了一门关于激发用户参与的科学。Amazon拥有比其竞争者高出一个数量级以上的用户评价,以及更多的邀请来让用户以五花八门的方式,在近乎所有的页面上进行参与,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利用用户的活动来产生更好的搜索结果。Barnesandnoble.com的搜索结果很可能指向该公司自己的产品,或者是赞助商的结果,而Amazon则始终以所谓“最流行的”打头,这是一种实时计算,不仅基于销售,而且基于其他一些被Amazon内部人士称为围绕着产品“流动”(flow)的因素。由于拥有高出对手一个数量级的用户参与,Amazon销售额超出竞争对手也就不足为奇了。
现在,具备了这种洞察力,并且可能会将之延伸开来的那些创新型的公司,正在互联网上留下他们的印迹。
维基网络全书(Wikipedia)是一种在线网络全书,其实现基于一种看似不可能的观念。该观念认为一个条目可以被任何互联网用户所添加,同时可以被其他任何人编辑。无疑,这是对信任的一种极端的实验,将埃里克·雷蒙德(Eric Raymond)的格言(源自开放源码软件的背景之下):“有足够的眼球,所有的程序缺陷都是肤浅的”(with enough eyeballs, all bugs are shallow)运用到了内容的创建之中。维基网络全书已然高居世界网站百强之列,并且许多人认为它不久就将位列十强。这在内容创建方面是一种深远的变革。
像del.icio.us(美味书签)和Flickr这样的网站,其公司已经在近期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已经在一种被人们成为“分众分类”(folksonomy,有别于传统分类法)的概念上成为先行者。“分众分类”是一种使用用户自由选择的关键词对网站进行协作分类的方式,而这些关键词一般称为标签(tags)。标签化运用了像大脑本身所使用的那种多重的、重叠的关联,而不是死板的分类。举一个经典的例子,在Flickr网站上,一幅小狗照片可能被加上“小狗”和“可爱”这样的标签,从而允许系统依照用户行为所产生的自然的方式来进行检索。
协作式垃圾信息过滤产品,例如Cloudmark,就聚集了电子邮件用户们对于“一封邮件是或者不是垃圾邮件”的众多相互独立的决策,从而胜过了依赖于分析邮件本身的那些系统。
伟大的互联网成功者并不主动地到处推销其产品,这几乎成为公理。他们采用“病毒式营销”(viral marketing)的方式,也就是说,一些推介会直接从一个用户传播到另外一个用户。如何一个网站或产品依赖广告来进行宣传,你几乎可以断定它不是Web 2.0。
即便许多互联网基础设施本身,包括在大多数网络服务器中用到的Linux,Apache,MySQL,以及Perl,PHP或Python代码,也都依靠开放源码的对等生产(peer-proction)的方式。其中包含了一种集体的、网络赋予的智慧。在SourceForge.net网站上列有至少10万种开放源码软件项目。任何人都可以添加一个项目,任何人都可以下载并使用项目代码。
同时,由于作为用户使用的结果,新的项目从边缘迁移到中心。一个对软件的有机的接受过程几乎完全依靠病毒式营销。同时,作为用户应用的结果,新的项目从边缘迁移到中心,这是一种几乎完全依靠病毒式营销的,有机的软件采用过程,。
经验是:源于用户贡献的网络效应,是在Web 2.0时代中统治市场的关键。
平台总是打败应用程序
在过去每次同对手的竞争中,微软都成功地打用了平台这张牌,打败了即便是最占主导地位的应用程序。Windows平台让微软以Excel取代了Lotus 1-2-3,以Word取代了WordPerfect,,以Internet Explorer取代了Netscape浏览器。
不过这次,冲突不是在平台和应用程序之间,而是在两种平台之间。每个平台皆有一种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一方面,一个独立软件商具有广泛的用户基础并且将应用程序接口和操作系统紧密集成,从而对程序设计模式予以控制;另一方面,是一个没有所有者的系统,由一组协议、开放标准和对合作的共识来连结到一起。
Windows系统代表了由软件程序接口来进行专有控制的高峰。Netscape曾尝试用微软当初对付其对手所使用的手段,来同微软进行争夺,但是失败了。然而拥有互联网开放标准的Apache却已经繁荣了起来。此番上演的战局,已经不再是实力悬殊的平台对决孤立的软件了,而是变成了平台对决平台。问题在于,哪个平台,或者更深远地来说哪个体系,以及哪个商业模式,最能适应未来的机遇。
Windows对于早期的PC时代的问题是一种卓越的解决方案。它统一了程序开发者的竞技场,解决了很多困扰这个领域的问题。但这种由单一供方控制的一刀切的方法,已经不再是适宜的解决方案,而成为了一种问题。面向交流的系统需要协同性,互联网作为一个平台当然也是如此。除非供方可以控制每一例交互的两个终端,这种通过软件的程序接口来锁定用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任何企图通过控制平台来推销应用程序的Web 2.0提供商,从定义上讲,已经丧失了这个平台的优越性。
这并不是说锁定和竞争优势的机会不复存在了,而是说我们相信这种机会不是通过控制软件程序接口和协议来取得的。新的游戏规则正在浮现。那些能够理解这些新的游戏规则,而不是企图回到PC软件时代旧有规则的公司,才有可能在Web 2.0时代获得成功。
博客和大众智慧
Web 2.0时代一项最受追捧的特性就是博客的兴起。个人主页从互联网早期就已经存在了,而个人日记和每日发表观点的专栏就更渊源久远了,那么到底有什么让人大惊小怪的呢?
归根底地,博客只是一种日记形式个人网页。但正如里奇·斯格仁塔(Rich Skrenta)指出的,博客的按时间顺序来排列的结构“看起来像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变化,但却推动着一个迥然不同的分发、广告和价值链。”
其中一大变化就是一项称为RSS的技术。RSS是自早期计算机高手们认识到CGI(公共网关接口)可用来创建以数据库为基础的网站以来,在互联网根本结构方面最重要的进步。RSS使人们不仅仅链接到一个网页,而且可以订阅这个网页,从而每当该页面产生了变化时都会得到通知。斯格仁塔将之称为“增量的互联网”(incremental web)。其他人则称之为“鲜活的互联网”(live web)。
当然,现在所谓“动态网站”(即具有动态产生的内容的、由数据库驱动的网站)取代了十年前的静态网站。而动态网站的活力不仅在于网页,而且在链接方面。一个指向网络博客的链接实际上是指向一个不断更新的网页,包括指向其中任何一篇文章的“固定链接”(permalinks),以及每一次更新的通知。因此,一个RSS是比书签或者指向一个单独网页的链接要强大得多。
RSS同时也意味着网页浏览器不再只是限于浏览网页的工具。尽管诸如Bloglines之类的RSS聚合器(RSS aggregators)是基于网络的,但其他的则是桌面程序,此外还有一些则可以用在便携设备上来接受定期更新的内容。
RSS现在不仅用于推送新的博客文章的通知,还可以用于其他各种各样的数据更新,包括股票报价、天气情况、以及图片。这类应用实际上是对RSS本源的一种回归:RSS诞生于1997年,是如下两种技术的汇合:一种是戴夫·温纳(Dave Winer)的“真正简单的聚合”(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技术,用于通知博客的更新情况;另一种是Netscape公司提供的“丰富站点摘要”(Rich Site Summary)技术,该技术允许用户用定期更新的数据流来定制Netscape主页。后来Netscape公司失去了兴趣,这种技术便由温纳的一个博客先驱公司Userland承接下来。不过,在现在的应用程序实现中,我可以看出两者共同的作用。
但是,RSS只是令博客区别于同普通网页的一部分原因。汤姆·科特斯(Tom Coates)这样评论固定链接的重要性:
“现在它可能看上去像是一项普普通通的功能,但它却有效地将博客从一个易于发布(ease-of-publishing)的现象,进一步转变为互相交叉的社区的一种对话式的参与。这是首次使得对其他人的网站上的很特定的帖子表态和谈论变得如此地容易。讨论出现了,聊天也出现。同时,其结果是出现了友谊或者友谊更加坚定了。固定链接是第一次也是最为成功的一次在博客之间搭建桥梁的尝试。”
在许多方面,RSS同固定链接的结合,为HTPP(互联网协议)增添了NNTP(新闻组的网络新闻协议)的许多特性。所谓“博客圈”(blogosphere),可以将其视作一种同互联网早期的、以对话方式来灌水的新闻组和公告牌相比来说,新型的对等(peer-to-peer)意义上的等价现象。人们不仅可以相互订阅网站并方便地链接到一个页面上的特定评论,而且通过一种称为引用通告(trackbacks)的机制,可以得知其他任何人链接到了他们的页面,并且可以用相互链接或者添加评论的方式来做出回应。
有趣的是,这种双向链接(two-way links)曾是象Xana之类的早期超文本系统的目标。超文本纯粹论者已然将引用通告颂扬为向双向链接迈进了一步。但需要注意的是,引用通告不是一个真正的双向链接,确切地讲是一种(潜在地)实现了双向链接效果的对称式单向链接。其间的区别看起来可能很细微,但实际上却是巨大的。诸如Friendster, Orkut和LinkedIn那样的社交网络系统(social networking systems),需要接受方做出确认以便建立某种连接,从而缺少像互联网架构本身那样的可伸缩性。正如照片共享服务Flickr网站的创始人之一卡特里纳·费克(Caterina Fake)所指出的,注意力仅在碰巧时才礼尚往来。(Flickr因此允许用户设置观察列表,即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RSS来订阅其他所有用户的照片流。注意的对象将会被通知,但并不一定要认可这种连接。)
如果Web 2.0的一个本质是利用集体智慧,来将互联网调试为一种所谓的全球的大脑,那么博客圈就是前脑中喋喋不休的呓语,那种我们整个头脑中都能听到的声音。这可能并不反映出大脑的往往是无意识的深层结构,但却是一种有意识的思考的等价物。作为一种有意识的思考和注意力的反映,博客圈已经开始具有强有力的影响。
首先,因为搜索引擎使用链接结构来辅助预测有用的页面,作为最多产和最及时的链接者,博客们在修整搜索引擎结果方面充当着一种不成比例的角色。其次,因为博客社区是如此多地自相引用,关注其他博客的博客们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和能力。此外,评论家们所批判的“回音室”(echo chamber)也是一种放大器。
如果只是一种放大器,那么撰写博客将会变得无趣。但是像维基网络全书一样,博客将集体智慧用作一种过滤器。被詹姆士·苏瑞奥维奇(James Suriowecki)称为“大众智慧”(the wisdom of crowds)的规律起了作用,并且就像PageRank技术所产生的结果胜过分析任何单一文档一样,博客圈的集体关注会筛选出有价值的东西。
虽然主流媒体可能将个别的博客视为竞争者,但真正使其紧张的将是同作为一个整体的博客圈的竞争。这不仅是网站之间的竞争,而且是一种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Web 2.0的世界也正是丹·吉尔默(Dan Gillmor)的所谓“个人媒体”(We,the media)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是所谓“原本的听众”,而不是密实里的少数几个人,来决定着什么是重要的。
3. 数据是下一个Intel Inside
现在每一个重要的互联网应用程序都由一个专门的数据库驱动:Google的网络爬虫, Yahoo!的目录(和网络爬虫),Amazon的产品数据库,eBay的产品数据库和销售商,MapQuest的地图数据库,Napster的分布式歌曲库。正如哈尔·瓦里安(Hal Varian)在去年的私人对话中谈到的,“SQL是新的HTML”。数据库管理是Web 2.0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其重要性使得我们有时候称这些程序为“讯件”(infoware)而不仅仅是软件。
该事实也引出了一个关键问题:谁拥有数据?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能已经见到了这样一些案例,其中对数据库的掌控导致了对市场的支配和巨大的经济回报。当初由美国政府的法令授权给Network Solutions公司(后被Verisign公司收购)的对域名注册的垄断,曾经是互联网上的第一个摇钱树。虽然我们在争论通过控制软件的API来形成商业优势在互联网时代会变得困难得多,但是对关键数据资源的控制则不同,特别是当要创建这些数据资源非常昂贵,或者经由网络效应容易增加回报的时候。
注意一下由MapQuest, maps.yahoo.com,maps.msn.com,或者maps.google.com等网站提供的每张地图下面的版权声明,你会发现这样一行字“地图版权NavTeq,TeleAtlas”,或者如果使用的是新的卫星图像服务,则会看到“图像版权Digital Globe”的字样。这些公司对其数据库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仅NavTeq一家,就公布投资7.5亿美元用于创建其街道地址和路线数据库。Digital Globe则投资5亿美元来启动其自有卫星,来对政府提供的图像进行改进。)NavTeq竟然已做了很多模仿Intel的耳熟能详的Intel Inside标识的事:例如带有导航系统的汽车就带有“NavTeq Onboard”的印记。数据是许多此类程序事实上的Intel In
㈩ web 2.0到底是什么
是互联网的读者,你也应该是互联网的作者;
你不该只是在互联网上冲浪,你本身就是波浪制造者。Web 2.0 之于Web 1.0 ,如同分布式计算之于集中式计算,网格之于大型主机。
WEB2.0概念诠释
Web2.0,是相对Web1.0(2003年以前的互联网模式)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是一次从核心内容到外部应用的革命。由Web1.0单纯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模式向内容更丰富、联系性更强、工具性更强的Web2.0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已经成为互联网新的发展趋势。
Web1.0到Web2.0的转变,具体的说,从模式上是单纯的“读”向“写”、“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迈进!从基本构成单元上,是由“网页”向“发表/记录的信息”发展;从工具上,是由互联网浏览器向各类浏览器、rss阅读器等内容发展;运行机制上,由“Client Server”向“Web Services”转变;作者由程序员等专业人士向全部普通用户发展;应用上由初级的“滑稽”的应用向全面大量应用发展。
总之,Web2.0是以 Flickr、Craigslist、Linkedin、Tribes、Ryze、 Friendster、Del.icio.us、43Things.com等网站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
应用:
1、 Blog(from wiki)
历史:
Blog一词本起源于 weblog,意思是网上日志。1997年由 Jorn Barger所提出。在1998年, infosift 的编辑Jesse J. Garrett (http://www.jjg.net),将一些类似blog的网站收集起来,寄给Cameron Barrett。 Cameron随后将名单发布在CamWorld网站上,许多人亦陆续将blog的URL给Cameron,慢慢的,一个新的网络社区俨然成型。1999年,Brigitte Eaton (http://www.eatonweb.com)成立一个weblog 目录,收集她所知道的blog站。1999年,Peter Merholz (http://www.peterme.com)首次使用缩略词“blog”,成为今天常用的术语。但是,blog 真正开始快速发展的转折点,是在1999年6月,当时Pitas开始提供免费的weblog服务,紧接着8月,Pyra lab推出了现在的blogger.com。blogger.com 提供了简单易学的说明,以及能通过FTP直接将blog发表在个人网站上的功能,这带给使用者很大的方便。目前已经有了很多Blog托管服务商(BSP),业内人士对其盈利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
Blog的特点
Blog是个人或群体以时间顺序所作的一种记录,并且不断更新。blog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回溯引用(TrackBack)和回响/留言/评论(comment)的方式来进行的。blog的操作管理用语,也借鉴了大量档案管理用语。一个blog亦可被视为一个档案(archives),或是卷宗(fonds)。与传统档案不同的是,blog的写作者(blogger),既是这份档案的创作人(creator),也是其档案管理人(archivist)。
Blog大量采用了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或者Rich Site Summary或者RDF Site Summary)技术,所有的RSS文件都必须符合由W3C发布的XML 1.0规范。对读者来说,可以通过RSS订阅一个blog,确知该blog作者最近的更新。对Blog作者来说,RSS可以使自己发布的文章易于被计算机程序理解并摘要。
对知识管理和创造而言,blog提供了新的形态和途径。对汉语为母语的人而言,blog写作既接续了汉语笔记文学的优秀传统,更充分鼓励了个人表达。从交往形态考察,网志空间(blogosphere)设定了积极的读者、作者、编者互动转换关系,“言者互重,阅者相惜 ”。
2、 Tag (from blogbus)
什么是Tag?
Tag(标签)是一种更为灵活、有趣的日志分类方式,您可以为每篇日志添加一个或多个Tag(标签),然后您可以看到BlogBus上所有和您使用了相同Tag的日志,并且由此和其他用户产生更多的联系和沟通。不仅如此,我们还通过与Technorati的合作,把您的Tag发送到全球Blog空间,和全世界的人们共同分享。
Tag体现了群体的力量,使得日志之间的相关性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性大大增强,可以让您看到一个更加多样化的世界,一个关联度更大的Blog空间,一个热点实时播报的新闻台。Tag为您提供前所未有的网络新体验……
当然,您也可以简单地把一个Tag(标签)理解为一个日志分类,但是Tag和分类的不同之处也很明显:
首先,分类是您在写日志之前就定好的,而Tag是在您写完日志之后再添加的;
其次,您可以同时为一篇日志贴上好几个Tag(标签),方便自己随时查找,而原先一篇日志只能有一个分类;
再次,当您积累了一定数量的Tag之后,您可以看看自己在Blog中最经常写的是哪些话题;
最后,您可以看到有哪些人和自己使用了一样的Tag(标签),进而找到和您志趣相投的Blogger。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您写了一篇到西湖旅游的日志,原来您都是把这一类的日志放到自己的“驴行天下”分类下,但是有了Tag之后,您可以给这篇日志同时加上“旅游”、“杭州”、“西湖”、“驴行天下”等几个Tag,当浏览者点击其中任何一个Tag,他都可以看到您的这篇日志。同时您自己也可以通过点击这几个Tag,看看究竟有谁最近也去了杭州旅游,或许你们还可以交流一下旅游心得,成为下一次出游的伙伴呢!
3、 SNS
Social Network Service,社会性网络软件,依据六度理论,以认识朋友的朋友为基础,扩展自己的人脉。并且无限扩张自己的人脉,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获取一点,得到该人脉的帮助。
SNS网站,就是依据六度理论建立的网站,帮你运营朋友圈的朋友。
4、 RSS(from wiki)
RSS是一种用于共享新闻和其他Web内容的数据交换规范,起源于网景通讯公司的推"Push"技术,将订户订阅的内容传送给他们的通讯协同格式(Protocol)。RSS可以是以下三个解释的其中一个: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真正简单的整合)
RDF (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 Site Summary
Rich Site Summary(丰富站点摘要)
但其实这三个解释都是指同一种Syndication的技术。
目前RSS规范的主要版本有0.91、1.0和2.0。
0.91版和1.0版完全不同,风格不同,制定标准的人也不同。0.91版和2.0版一脉相承。1.0版更靠拢XML标准。
RSS目前广泛用于blog、wiki和网上新闻频道,世界多数知名新闻社网站都提供RSS订阅支持。
5、 Wiki(from wiki)
Wiki一词源自夏威夷语的“wee kee wee kee”,本是“快点快点”之意。在这里Wiki指的是一种超文本系统。这种超文本系统系支持那些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有人认为,Wiki系统属于一种人类知识的网路系统,我们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而且这种创建、更改、及发布的代价远比HTML文本小;与此同时Wiki系统还支持那些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为协作式写作提供了必要的帮助;最后,Wiki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Wiki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了简单的交流工具。与其它超文本系统相比,Wiki有使用简便且开放的优点,所以Wiki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在一个社群内共用某个领域的知识。
Wiki起源
1995年沃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为了方便模式社群的交流创建了全世界第一个wiki系统-WikiWikiWeb,并用它建立了波特兰模式知识库(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在建立这个系统的过程中,沃德?坎宁安创造了Wiki的概念和名称,并且实现了支持这些概念的服务系统。这个系统是最早的Wiki系统。从1996年至2000年间,波特兰模式知识库围绕着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不断发展出一些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从而使Wiki的概念不断得到丰富。同时Wiki的概念也得到了传播,出现了许多类似的网站和软体系统。
Wiki的历史不长,无论是Wiki概念本身,还是相关软体系统的特性,都还在热烈的讨论中;所以怎样的一个站点才能称得上是一个Wiki系统还是有争议的。与Wiki相关新近出现的技术还有blog,它们都降低了超文本写作和发布的难度。这两者都是同内容管理系统密切相关的。
Wiki的特点
使用方便
维护快捷:快速创建、存取、更改超文本页面(这也是为什么叫作 "wiki wiki" 的原因)。
格式简单:用简单的格式标记来取代 HTML 的复杂格式标记。(类似所见即所得的风格)
链接方便:通过简单标记,直接以关键字名来建立链接(页面、外部连接、图像等)。
命名平易:关键字名就是页面名称,并且被置于一个单层、平直的名空间中。
可增长
可增长:页面的链接目标可以尚未存在,通过点击链接,我们可以创建这些页面,从而使系统得以增长。
修订历史:记录页面的修订历史,页面的各个版本都可以被获取。
开放性
开放的:社群内的成员可以任意创建、修改、或删除页面。
可观察:系统内页面的变动可以被来访者清楚观察得到。
由于Wiki的自组织,可增长以及可观察的特点,使Wiki本身也成为一个网路研究的对象。对Wiki的研究也许能够让人们对网路的认识更加深入
理论和技术:
1、 六度关系理论
目前流行的“六度分隔”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的心理学家米格兰姆(Stanley Milgram)提出的,这个理论可以通俗地阐述为: 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六度分隔”成为人际关系世界中无可否认而又令人震惊的特征,许多社会学上的深入研究也给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说明这一特征不只是特例,在一般情形下也存在。 最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的瓦茨教授领导的EMAIL试验也再次证明了这一人际关系世界中惊人的规律。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六十亿人怎么可能真的构成如此紧密的相互关联呢?是互联网使一切成为现实。
2、 Xml
XML即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标记是指计算机所能理解的信息符号,通过此种标记,计算机之间可以处理包含各种信息的文章等。如何定义这些标记,既可以选择国际通用的标记语言,比如HTML,也可以使用象XML这样由相关人士自由决定的标记语言,这就是语言的可扩展性。XML是从SGML中简化修改出来的。它主要用到的有XML、XSL和XPath等。
3、 AJAX
Ajax并不是一种技术。它实际上是几种已经在各自领域大行其道技术的强强结合。Ajax混合了:
* 基于XHTML/CSS
* 由DOM(Document Object Model)实现动态显示与交互
* 通过XML和XSLT进行数据交换及处理
* 使用JavaScript整合上述技术
直观一点的说Ajax能够实现不刷新浏览器窗口(当然更不用安装额外的插件)而满足用户的操作,现在一些看上去很Cool的网站,很多是用这项技术实现的,其中包括:orkut、Gmail、Google Group、Google Suggest、Google Maps、Flickr、A9.com等。2SIMPLE的Co-mment系统虽然没有用到XML/XSLT,其理念已经暗合容Ajax,实现了不刷新网页提供动态内给用户。
现有的产品:
Wiki网络、Wallop 、yahoo360 、openbc 、 cyworld 、43things 、 flickr、 del.icio.us、 cragslist 、glob 、客齐集、 friendster 、 linkin 、UU通 、 优友 、 天际网 、爱米网 、linkist 、新浪点点通、skype、亿友、cyworld
现在说说web2.0的具体应用。
历史很重要。对一个技术的学习也应当从历史出发,通过其在时间形成历史的流变,得以知晓现状,甚至能够预知未来。
那Web 1.0是什么呢?
他们说,记得静态HTML的WWW时代么?
(那个时代的WWW应用、人们的Web体验、对社会的影响如何?)
那么动态HTML和静态HTML下的Web相比,是多少版本?1.5?对了,他们是真这么叫的。
(在效果和影响上,与1.0相比,扩展和加深多少?)
要呈现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通过Web服务端的程序,应用户的请求,取出数据,加上事先设计的模板,动态的生成Html代码,发送到用户的浏览器那里。
他是1.0系列,应为用户在浏览器中所见和Web 1.0一样,它有0.5的升级,因为数据不是事先制作并发布,而是动态生成,和用户的需要交互生成。
那好,在加0.5,到Web 2.0,变化是在哪里呢?
(看到了正在崛起的和改变的,会继续朝着什么方向改变互联网和社会呢?)
更新:关于各个版本的差别,看看亚马逊的例子。
事情没有那么幸运,Web 2.0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事物,而是一个阶段,是促成这个阶段的各种技术和相关的产品服务的一个称呼。所以,我们无法说,Web 2.0是什么,但是可以说,那些是Web 2.0。
WikiPedia的Web 2.0条目下列出了这些条件:
* CSS 和语义相关的 XHTML 标记
* AJAX 技术
* Syndication of data in RSS/ATOM
* Aggregation of RSS/ATOM data
* 简洁而有意义的 URLs
* 支持发布为 weblog
* RESTian (preferred) 或者 XML Webservice APIs
* 一些社会性网络元素
必须具备的要素有:
* 网站应该能够让用户把数据在网站系统内外倒腾。
* 用户在网站系统内拥有自己的数据
* 完全基于Web,所有的功能都能透过浏览器完成。
(以上内容引用自英文版维基网络)
虽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不过,对于其中谈到的几个要素,大家还是公认的。
- 基于RSS/ATOM/RDF/FOAF等XML数据的同步、聚合和迁移。
数据不再和页面和网站混粘在一起,它独立了,它跟着用户走。这是Web 2.0的很重要特征。这也是为什么Blog是Web 2.0的代表的原因。在网志上,常主角的是相互独立的一则则的网志。
独立,然后有物理表现。现在,就能让他们活跃起来。透过对XML数据的处理,这些内容能被自由的组合,被各种应用程序,不论是Web程序还是桌面程序等呈现和处理。
(更新:参看商业周刊的All Your Info in One Place)
当然,最重要的是背后的人。
- 社会性因素。
内容跟着人走,内容又能够被用户自由的组合,也就是说,用户能够自由的借助内容媒介,创建起一个个的社群,发生各种社会性的(网络)行为。
此外还有标签以及建立在开放标签系统之上的Folksonomy。
- 第三个公认的因素是开放API,这个技术性稍强些,得另花时间研习,可以先看看例子:amazon、flickr、google map等。
(Web 2.0是个大筐,装了好多东西)
从Web应用的产品/服务生产者角度来说,该如何创建Web 2.0的产品呢?
重要的是要抓住这么几点,一个是微内容(这里有定义),一个是用户个体。除了这两个最基本的之外,还可以考虑社群内的分享以及提供API。
微内容:英文是microcontent。用户所生产的任何数据都算是微内容,比如一则网志,评论,图片,收藏的书签,喜好的音乐列表、想要做的事情,想要去的地方、新的朋友等等。这些微内容,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它的数量、重要性,还有我们对它的依赖,并不亚于那些道貌岸然、西装革履的正统文章、论文、书籍。
对微内容的重新发现和利用,是互联网所开创的平等、***、自由风气的自然衍生,也是互联网相关技术消减信息管理成本之后的一个成果。
我们每天都生产众多的微内容,也消费着同样多的微内容。对于Web 2.0来说,如何帮助用户管理、维护、存储、分享、转移微内容,就成了关键。
用户个体。对于Web 1.0的典型产品/服务来说,用户没有具体的面貌、个性,它只是一个模糊的群体的代名词而已。但是对于Web2.0的产品和服务来说,用户是个实实在在的人。Web 2.0所服务的,是具体的人,而不是一个如同幽灵般的概念。并且,这个人的具体性,会因为服务本身而不断地充实起来。
如何为这个具体的个体服务,是Web 2.0设计的起点。
因此,一类可以被称作Web 2.0的产品/服务将是这样:
服务于用户个体的微内容的收集、创建、发布、管理、分享、合作、维护等的平台。
这是表。
里呢,恐怕就设计到好些人提到的,微内容的XML表现;微内容的聚合;微内容的迁移;社会性关系的维护;界面的易用性等等。
其质,是否就是开源、参与、个人价值、草根、合作等等?
Web2.0是许多方面起头并进又相互牵连的一个新的阶段的到来。因此,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那么,对于Web开发人员来说,Web2.0意味着什么呢?
他们说Web2.0阶段,Web是一个平台,或者说,Web正在变得可编程,可以执行的Web应用。野心家们设想这个它的终极目标是Web OS。
Web 1.0时候,Web只是一个针对人的阅读的发布平台,Web由一个个的超文本链接而成。现在的趋势发生了变化,Web不仅仅是Html文档的天下,它成了交互的场所。
Web 2.0 Conference网站的横幅引用Jeff Bezos的话说“Web 1.0 is making the internet for people,web 2.0 is making the internet better for computers”。
具体来讲,他们说Web成为一个开发环境,借助Web服务提供的编程接口,网站成了软件构件。
这些,就是Web Service的目标吧,信息孤岛通过这些Web Service的对话,能够被自由构建成适合不同应用的建筑来。
一些例子:del.icio.us、flickr、a9、amazon、yahoo、google、msn等提供的编程接口衍生出的各种应用。
为什么要开放APIs,这涉及到集市中的商业方面的技术策略。当然,还有更深层的原因,那是什么呢?
这种交互不仅体现在不同的网站服务之间,同时还体现在用户和Web之间在浏览器上的交互。这也是为什么在美味书签的收藏中Web2.0和AJAX如此相关的一个原因。
在Web页面上使用桌面程序有的那些便利,真的是很享受的事情。这恐怕也是Web可编程的一个方面,Web页面不再是标记和内容混合那样的简单,它就是一个可以编程的地方(是这样理解吧?)
有人反对说,AJAX的使用对搜索引擎不友好,只有Web 1.0的站长才关心这个事情吧,在Web 2.0时候,站长应该关心的是用户参与的便利、用户的自由度,至于搜索,有RSS/ATOM/RDF等,更本用不着操心,Google不是已经顺应这个趋势,让大家主动提交了么?
可编程的第三个方面,是否在于Web应用和桌面应用之间的无缝连接趋势的出现?类似这里说的“从工具上,是由互联网浏览器向各类浏览器、rss阅读器等内容发展”
......
自己不是专业开发人员,对Web OS的学习就点到为止,下次换个方向,否则我非头大不可。
---------------------
cathayan和Live21说Web 2.0其实思路很古老,就是internet 1.0的回归。
Live21那里提到“关于概念的炒做应该不是一次两次的问题了”。
提到概念炒作,我还真见到过,今天在一篇报道中看到作为WEB 2.0的BSP的字眼,好笑得很。
不过,我真想说明,在目前中文Blog空间内能查阅到的学习、探讨Web 2.0的资料都不是炒作,因为包括我在内,大家都没有任何商业背景(注意,新闻报道中的那些Web 2.0除外)。
[Web 2.0是个历史学的概念,而非是个技术性的概念,它是对Web发展历史断代的成果。对这个概念的梳理,能帮助我更好的把握互联网正在发生的技术与文化。]
中文网志圈谈论的Web 2.0内容摘要:
- “我觉得最有价值的一个是, web应用的数据格式开始逐渐出现了交换“标准”...这些标准...更加容易被机器自动化处理...能帮助人更好地过滤和定制化信息。其次,更多的服务将以web service的形式来提供,...这使得web 服务可以被互相集成, 从而诞生更多新的服务...人的重要性被提高了。过去web更多注重在信息提供, 而现在的越来越多的应用更加关注人,也就是所谓“社会性”。此外web的可用性改进正在被越来越重视...”[老冒:朝web 2.0泼点冷水]
- “RSS逐渐成为在线内容提供服务的标准发行平台。Blog以及user-generated内容的兴起。My Yahoo提供的RSS整合型服务。同时提出了值得密切关注的一些发展中领域,其中包括搜索技术,个性化,User-Generated内容(包括 blog,评论,图像和声音),音乐,短视频和Accessibility(易访问性)”[Owen:Mary Meeker新作 - 关于Digital World的发展报告的摘取]
- “我们谈论的Web2.0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可读写的网络,这种可读写的网络表现于用户是一种双通道的交流模式,也就是说网页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关系由传统的“Push”模式演变成双向交流的“Two- Way Communication”的模式。而对于Web服务的开发者来说,Web2.0带来的理念是服务的亲和力,可操作性,用户体验以及可用性。”[Owen:BaCKpACK-体验可读写的Web服务]
- “web 2.0是一种可以被分发的信息概述,web文档被格式化成了web数据。我们不会再看到不同旧地信息,现在我们所注意到是一种聚合、再混合内容的工具。”[songzhen:也说Web 2.0的翻译]
- “从这些应用中可以看到:如果基于传统的HTML,同样的功能实现将变得非常复杂和不稳定,数据的再生产和交换成本是很高的。所以:RSS这个标准最终要的贡献就是使得互联网的大部分网站变得可编程:类似的例子还有Blog中的:TrackBack Ping等机制,这些机制都是依赖XML/RPC实现的。当初为Lucene设计一个RSS/XML的接口也是为了这个初衷,它使得全文检索服务可以轻松的嵌入到各种应用中,通过关键词将各种内容之间实现更丰富的关联(Well Referenced)。”[车东:RSS,简单协议使得互联网可编程]
- “聚合的可能性以及如何更好地聚合(通常来说,更好的聚合应该基于个人知识管理和人际关系管理)很显然应该成为新一代或者说web2.0架构的核心之一。还有,你会重新发现,恰好是分散带动了聚合,聚合促进了分散,通过聚合的思维,互联网的网络状变得越来越丰富和密集,web2.0就变得越来越有趣味,它将web1.0时代的硕大节点即门户网站不断消解,去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自然网络图谱。”[Horse:rss,聚合的无数可能]
- “新的web2.0网站都依赖于用户参与、用户主导、用户建设”。[Horse:Web 2.0这个词]
- Keso:Web 1.0与Web 2.0的区别
- “表面上看,Bloglines取代了门户,成为一个新的中心,但这里有一个重大的区别。门户是只读的,它带有某种锁定的性质。你可以离开门户,但你无法带走门户的内容。Bloglines则完全不同,你觉得它好用,就会继续使用,有一天你不再喜欢Bloglines,你完全可以导出你的OPML,到另一个 RSS订阅网站,或者干脆用客户端软件浏览同样的内容。所以,像Bloglines这样的网站,是可写的,你可以导入,也可以导出。就像你对信息拥有选择权,对服务提供商也同样拥有选择权,没有人可以锁定你,主动权在你自己手上。”[Keso:再说信息选择权]
- “Flickr、del.icio.us、Bloglines等Web 2.0服务,通过开放API获得了很多有趣、有用的想法,并借助外部的力量,让用户获得了更好的体验。更多大公司也加入到开放API的潮流中,Google、Yahoo!、Amazon、Skype。Google桌面搜索今年3月才开放API,很快就产生了大量的创造,大大扩充了可搜索的文件格式。”[Keso:开放API]
- “归纳:web1.0天天谈门户,web2.0谈个人化;web1.0谈内容,web2.0谈应用;web1.0商业模式,web2.0谈服务;web1.0谈密闭、大而全,web2.0大家谈开放、谈联合;web1.0网站中心化,web2.0谈个人中心化;web1.0一对一,web2.0谈社会性网络;web1.0不知道你是狗,web2.0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我一清二楚甚至想要干什么呢。。。”[van_wuchanghua:发现了N.HOOLYWOOD,我还知道你今年夏天要干什么]
- “我认为Web2.0有下面几个方面的特性: 个性化的传播方式. 读与写并存的表达方式. 社会化的联合方式.标准化的创作方式. 便捷化的体验方式. 高密度的媒体方式.”[飞戈:Web2.0与未来的网络]
- “用RAILS写的网站带有典型的读写网络的特征:RAILS创建的三个架构中的ACTIVE RECORD这个模块中,如果你读读它最重要的基类 ActiveRecord::Base,你会发现有CREAT,EDIT,SAVE,DESTROY这些方法已经天然包含在内了,这让实现一个数据库的CRUDS行为变得如此简单。由于这些类的方法直接和网页的名称映射到一起,这使得网页本身就像一个可以编缉的数据库的数据项。”[Blogdriver:RUBY ON RAILS,wEB2.0世界新生的创造力]
- “Greasemonkey一定名列前茅。这个通过User Script就能修改任何网页输出效果的插件极大的提高了用户阅读的自主性,一推出就引起了轰动,同时也引来了不少争议。”[Webleon:platypus,完全可写的互联网]
- “Web1.0到Web2.0的转变,具体的说,从模式上是单纯的“读”向“写”、“共同建设”发展;从基本构成单元上,是由“网页”向“发表/记录的信息”发展;从工具上,是由互联网浏览器向各类浏览器、rss阅读器等内容发展;运行机制上,由“Client Server”向“Web Services”转变;作者由程序员等专业人士向全部普通用户发展;应用上由初级的“滑稽”的应用向全面大量应用发展。 ”
Blog:个人媒体崛起
在Web 2.0 的世界中,Blog(中文翻译作“网志”、“博客”)绝对是个“招牌菜”,它已获得了广泛的知名度。
“911 事件”是Blog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阶段。人们发现,恐怖事件现场当事人建立的Blog才是最可能给出第一手和最真实信息的人。一个重要的博客类战争Blog(WarBlog )因此繁荣起来。“对911 事件最真实最生动的描述不在《纽约时报》,而在那些幸存者的Blog中”一位Blog作者写道。
在中文世界,让“博客”一举成名的人当属“木子美”,她对个人隐私毫不避讳的曝光,完全颠覆了中国人的伦理传统。网民们蜂拥而至“木子美”的Blog,“木子美”私生活曝光的同时,Blog也走进大众传播领域。
Blog并不是一个充满技术含量的概念,为了便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