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家觉得前端开发的绩效应该考核哪些东西
以前的公司会让我们做一些分享,每天记录自己的工时(绩效是从工资中拿出来的,每个月基本上是要扣一些)。现在的公司就基本工资,没有绩效什么的说法。
也许每个行业有所不同,但是我觉得其实前端本来就没有什么必要来做绩效考核。
Ⅱ 请教各位,浙江日报的待遇怎么样一般能多多少
浙江日报待遇超级坑爹!!!我是应届硕士毕业生(学校还不错的就不透露了),搞得是java,做网站开发,集团说是做新媒体转型,似乎前景很不错,但待遇上看不出一点诚意。我和还有一个做前端开发的,还有一个php的,刚入职第一年的待遇都是每月基本工资2000不到,每月绩效奖励下个月发,上限是2000,因为我是硕士,每月基本工资再加了1000。第一个月扣掉5险1金(没有绩效奖励),只剩几百块钱了!!!主要看他前景会好,所以还没离职,如果半年后还不涨工资果断辞职!
Ⅲ 其他行业半路转web前端,优势和不足有哪些
我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到现在一直做前端开发四年。就我的感受来说,优势应该还是入手很快,学起来比C语言拉数据结构拉计算机系统拉算法导论相比,肯定是有意思很多。我不知道现在新人工资怎么样,我当时毕业工资不高不低,12k+十四薪和季度绩效这些基本的薪水。现在也有20k+了。
不足的话,就是很难往上晋升,其实前端只做业务的话,很少接触算法或者后台的东西,也很少有公司的高层管理是前端,小公司的话对前端也只有业务方面的要求,所以虽然上手很快,但晋升很慢,如果想往高去走,该学的还是得学。
前端这个东西吧,怎么说呢,它其实也算是在发展中的职业,大家也都还在摸索,所以你学习能力必须得跟上,今天流行这个框架,明天可能又要流行那个框架,今天你看了这个框架的源码,明天或许它就不火了,今天你用weex抢客户端工作,明天你发现weex咋这么多坑,写一行代码要兼容十行bug,前端不像java一样成熟,高层在摸索的阶段,可能有时候会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底层民工程序员就要跟着高层去摸索,回头看看你觉得自己好像浪费了很多时间做了很多无用的事情。还有就是因为确实前端除了业务能做的事情很少,所以为了绩效或者别的什么,他们喜欢自己去折腾一些莫须有的东西,其实这些东西没什么用,但为了绩效以展示自己的业务水平,又不得不表现的自己在琢磨或者了解一些什么新玩意吖之类的。
说太多了,反正我这几年的感受就是这样子,希望能帮到你吧!
Ⅳ 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有年终奖吗一般多少
肯定100%不是,要看企业的知名度和业绩。可以参考知名公司的:
网络:网络offer上写得是14.6个月薪水,年中发0.6个月,年底发2个月,年终奖是要算上公司绩效和个人绩效的,所以也不是固定的,不过上下浮动不大(一般这个绩效分数好像都<1.0)。话说2012年网络股票受到狙击,貌似有公司绩效都按0算了,后来有一部分人补上了,一部分没补,今年网络移动和搜索广告收入都不错,股价也稳步回升,相信不会再出现去年的情况。
腾讯:以前每年package按15.3个月(绩效考核B以上)计算的时候,按绩效考核整年package从13(有的员工绩效考核会是C,没有年终奖)到17、18甚至更高都是有可能的。今年已经把15.3个月平摊到14个月,所以整体package按月份算应该会有所下降,但是幅度目前不明。 北京的部门都是0-4个月年终奖,平均3个月,深圳的游戏部门和微信部门就不提了,土豪。
阿里:按绩效最高的那一类年终奖达到9个月,所以薪水应该是16-21个月,没拿到16个月的貌似是混得比较惨,会被干掉的那种。今年阿里期权内部交易价比去年上涨不少,去年是25-30刀/股,今年涨到65-70刀/股。
奇虎:12个月薪水,每个季度月薪*25%*个人绩效的季度奖,一年季度奖加一起是1个月薪水。年终奖是月薪*公司绩效*个人绩效。公司绩效点不知道有没有涉密,就不说了。反正一年整体薪水是14-16个月的薪水。就我自己的感觉,奇虎是喜欢高回报的无线研发和PHP工程师的的首选,比如,今年奇虎校招应届硕士刚发出了16K的offer(前端职位)。
金山网络:由于去年公司业绩做得很好,员工全年基本上都能拿到14个月到18个月的薪水,那些全年只是拿到13个月薪水的员工就是被暗示该主动离职了。
搜狐/网易:这两个公司的奖金体系很相似,没有年终奖,都是季度奖。季度奖每个部门还不一样,是按照效益来的,比较好的像汽车之类的部门季度奖相当于1-2个月月薪,这么看一年18个月薪水也不是梦想。(这是去年的情况,今年搜狐汽车裁员厉害。。。)
搜狐畅游:之前是很死板的12个月薪水,今年有调整,每个月多出两千的孝心奖(打到你父母卡里),全年14薪。多出了两个月年终奖怎么发放暂不清楚。
新浪:1-2个月年终奖,据传有人可以拿到3-4个月的年终奖,就联系2000名新浪工程师的记录来看,这样的年终奖不是给码农们准备的。
人人:季度奖,SABC打分,每个季度上限1.5个月薪水,下限…当然就是没有了~ 这样看一年最多18个月,最少12个月,不知道今年有没有人好意思拿18个月薪水的。
小米:入职发个手机(谁稀罕),今年是2-3个月年终奖,每个组奖金都不一样,不过也差不了多少。依然是每天10-11点下班,不过周六不上班了。
优酷薯仔:12个月基本薪水,年中年底各有一次奖金,加一起2-3个月。另外还有一个项目奖金,如果项目评级到S,奖金相当于1.5个月月薪,前提是你加班时间得符合要求。
去哪儿:16个月薪水,新土豪,”三个人拿四个人的薪水干五个人的活”策略的坚定执行者。现在的工程师招聘说会看个人表现给期权,不过我已经见到没拿到RSU而离职的人了。晚上加班到很晚,上午十点公司没人。
高德:猎头的大腿,今天招了多少人HR都没算清楚。据说猎头服务费就花了小一千万,铺天盖地的做广告,薪水也不落人后。高德地图这个部门今年年终奖估计得超4个月薪水,其他部门全年年薪也都在15薪左右。
京东:每个月有1000*(0.8-1.2)的绩效,副经理以上级别2500*(0.8-1.2)的绩效。年终奖1-2个月,能拿到两个月的都是很厉害的人物了。
美团:美团喜欢用内部推荐的方式招聘,所以猎头洞悉的内部资讯也不多。只知道内部技术氛围不错,稳定度很好。年终奖1个月,每个季度的季度奖差不多是1/3的月薪。
大街: 固定13薪,有季度奖,最多16个月薪水。虽然技术氛围没那么好,业务也不温不火,但是大街网还是挺舍得给钱的。
Ⅳ 互联网的前端工程师和交互设计师有没有业绩这一说
任何一份职业都是有业绩的,不管是互联网的前端工程师和交互设计师还是其他,如果工作没业绩,公司是不会聘用你的,当然每个公司的业绩评估标准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工资的标准化,流程化都是不一样的。
Ⅵ 前端工程师的绩效考核主要考虑哪些方面
以前的公司会让我们做一些分享,每天记录自己的工时(绩效是从工资中拿出来的,每个月基本上是要扣一些)。现在的公司就基本工资,没有绩效什么的说法。
也许每个行业有所不同,但是我觉得其实前端本来就没有什么必要来做绩效考核。
Ⅶ 停下来思考,最适合你的产品经理方向是什么
互联网每天影响着大家的生活的细枝末节,我们发现越来越离不开了,科技改变生活的时候,也充斥着燥热和虚假繁荣的情绪。
北京五月的天气,燥热来的早了一些,早高峰的出租车,公车,地铁里,据说10个人里面就有1个是干产品经理的。
我前段时间分享了一篇长篇原创文章:《现在还是不是做产品经理最好的时代?》,得到了很好的传播和正反馈。
文章里面首次公开了我的自创产品经理五段成长理论。站在时间维度,去谈产品经理。
今天想和大家从另一个角度谈。我们站在空间维度,谈谈产品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方向和产品形态。
一、 迷惘不是你的错
每个城市都有一个互联网企业聚集的地标区域,后厂村路这条影响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交通要道就在北京西二旗区域,周边有无数座大大小小的写字楼,创业孵化器,科技园和数不清的互联网及IT公司。
每个公司都有这样一个神奇的职位:产品经理。
据说产品经理是特别重要的一个角色,也有很多的书和人在讲如何变成和修炼这个角色。
有趣的是,当你把他们聚在一起聊天时,发现每个人对产品经理四个字的理解,每天的工作内容,产出物,甚至是挂在嘴边的槽点都不一样,差异大的让你怀疑人生。
我加入了无数个产品经理QQ群,微信群,也参加了很多次的产品人线下聚会,主讲过多场针对不同层级听众和不同主题的产品经理培训课程,虽然人群、形式和场地都是五花八门。
但是沉淀下来,你会发现有很多共性的问题,每一个阶段的人都有大量雷同的问题和困惑。找到和总结出这些问题并给出清晰的路径,在我看来是一个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也是对自己的历练和沉淀。
我的微信里面加了很多的产品人和准备入行的潜力股,下面的问题多的应接不暇,让我有必要一次性给个了断。
老师,你觉得我做什么类型的产品好? 金融产品我能干么?
老师,在么?我们公司是传统企业,网站刚开始做,你觉得我能干多久?
老师,我在上海上了一个培训班,还是没底,你能看看我性格适合干pm么?
老师,我特愁,听说做后台产品经理特难,我一直做前台产品的话,问题大么?
老师,产品经理是不是项目经理啊?老板让我去谈客户,是不是pm的职责啊?
老师,我学个PMP,是不是对未来跳槽更有保障?
你的身边是否也有类似的人群和类似的问题,在各大产品网站和知识分享平台,充斥着各种产品经理的方法论和标题包含着思维、需求、原则、特点、分析、本质、坑的文章。降峰老师建议大家可以仔细研究下,数数这些内容的占比。
仔细看看网上的文章,会发现几个问题和现状:
1、分享文章的人目前的经历和工作年限比较杂
很多都是在专注在某个领域或者是藏在大公司的光环下去谈成功论。还有的文章作者是一个实习生和产品新人。这几类人可能都写了一篇 如何把握核心需求,做一份完美的竞品分析的文章。阅读的人会发现章法和套路完全不一样,但是文章的结论都是顺利找到了需求,竞品分析得到了领导的认可。让大家觉得都是今日好文而评论和收藏起来。当你自己写的时候发现东墙西补的在用,套路混乱。
分享1个案例:我之前培养了一个大四的学生,跟着我学了10天的产品,为了求职,我辅导他写了一个抽奖活动的流程图和原型,为了应聘需要,写完后发在了知名的产品网站并被收录,这个方案其实并不完美,还有很多的分支逻辑都没有提到,可谓只是一个作业练习。可是没有预料到的是,下面的评论很少有人提到里面的问题,大部分人都留言:好文收藏啦,还有人写出了 大神求带的语调,我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当然也许只是特例,好的文章和思考总结还是很多的。文章阅读量的差异也可以看出文章的含金量和受众面。
2、谈思维和单一案例的比较多
我认识一个新人,在一个创业公司入职2年,自认为对产品的理解很透彻,因为看了很多书,也做了2个企业网站的产品,每天的工作时间一大半都在阅读各种论坛和网站的文章,在文章里梳理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方法论,看到BAT的案例分享特别兴奋。比如三步设计完美后台、一次感人的需求评审过程、MRD就要这么写、产品经理必备10大思维等等。看上去各类内容都很丰富,工作一旦遇到类似问题的话,我们只要网络一下就能找到办法。
可是你们是否有这样的感觉,老板安排一个新的任务时,我们第一时间还是想去问人而不是搜索。
比如我最近想学习信贷风控策略,催收后台系统架构,网上搜了一圈发现每个人都只说了自己懂的那部分,至于对不对也不好分辨,停下来思考了10分钟,自己是否可以独立产出一套催收的泳道图,发现还是好难。
后来,我加了一个专业的金融讨论群,里面的感觉则完全不一样,一问一答,问的针对,回答的具体。没有大篇幅的知识体系,只有具体怎么去做。这样的微信群和形式,就是目前知识付费的价值,可惜很多人还是觉得分享人应该免费,你是义务的。
知识的碎片我有时候觉得是鸦片,但是我们还很享受这样的免费大餐。因为免费。
免费到付费的路还很长,如果你遇到了贵人,那是你的人脉,如果没有遇到,适当的给些回馈,大神会更有动力在你身上消耗本该去娱乐和休息的时间。
二、 不要让广度变成散乱
我们学习的越多,越迷惘,其实不是你的错。但是我们需要找到一个路径,一个尽快发现自己方向的未来的路径。
因为产品经理这个学科没有教科书,你给自己一个工作年限的划分和定位后,更重要的是其实是自己对一个方向的判断和抉择。坚持就要坚持一段日子才会看到希望。
好比繁华的花花世界是大家的世界也是你的世界,多巴胺的走了一遭,停下来回到酒店的房间,一定要整理拍摄的图片和旅程的碎片,变成一个记忆的游记。否则只是过眼云烟。
很多人都分析过产品经理的分类模型,有按业务分的,有按端和场景分的,有按公司类型分的。
分的越多,看的人其实更混乱。降峰老师认为,这帮写作的人已经在这个圈子里了,所以你怎么分都能写出来1、2、3。可是你会发先你的分类是交叉的,甚至是只限你自己公司的特定部门情况而产生的形态。
我第一部分写了很多学生提给我的问题,他们其实更关心的是,我目前的能力和知识结构情况下,适合去什么方向的公司,是倾向做端产品还是后台产品,仅此而已。你和他谈SDK,谈数值分析,谈CRM,其实都会衍生出更多的困扰。
产品的分类很杂,广度之大,需要我们懂的很多,但是一定不要看杂了,迷失自己。先找一个坑进去,学习的过程你会明白和顿悟,再加上一个好的导师,会加快你的顿悟速度。
我用最浅显的方式,给产品经理的方向做一个划分,任何的划分方式和见解都有局限性,欢迎大家指正。
整体的观点按照 “端分类+业务喜好=你的方向”的自创分析法来阐述。
降峰老师希望你看完这个篇章后,可以对你的选择和抉择有更清晰的帮衬。
1、前端PM–感性的洞察者
一句话特点:前端pm负责的产品类型偏用户侧,比如APP客户端,PC站,H5站。泛指所有用户看到和使用的界面。
(1)需要具备的能力
谈前端,一定会想到前端开发,作为前端产品经理,我们更接近用户,对用户需求的把握和核心痛点的满足是我们的基本功也是不断努力的方向。同时对用户体验,交互设计,前端开发基本规范知识也要主动深耕。
他们更善于做用户需求和用户交互行为分析,对业务环境变化敏感,喜欢研究,性格开朗逗逼,有竞品分析能力,降峰老师认为,更多时候的绩效考评指标偏向于对用户拉新活跃留存,用户体验以及漏斗转化率负责。
(2)日常工作内容和产出
这类型的产品经理每天的工作分两大块,沟通和需求产出。因为是前端产品,你的日常产出物会包含竞品分析,需求调研,原型设计,交互逻辑,PRD前端文档。
(3)可能的进阶路线
同理心,洞察力,判断力等思维模型从某类角度看,都是在谈前端pm如何成为一个产品专家的必备思维。我遇到过很多的PM,同样2个工作了3年的pm,设计的axure原型的美观度,层次感和细节度还是差异很大。所以我对大家的原型作品的要求一致很高。那是你的门面。我的要求其实不难,黑白灰。有机会单独和大家谈原型设计的自我追求论。
(4)根据业务属性细分的岗位
都是做前端pm,但是不同业务也有所不同,但是看JD和领导的期望都可以看的出来,就是让你负责一款APP,一个话费充值的功能,一个音乐播放列表和播放器模块。
(5)坑和躁动
目前前端产品受限于公司节奏和自身精力,大部分都愿意在调研、体验、交互表达上下功夫,对于后端业务知识体系缺乏敬畏和总结,经常会出现在构筑一个功能模块时,没有考虑后端的业务逻辑和实现角度,想当然的认为后端可以或者很容易支持,结果导致后端架构支持和后期前后端配合和扩展性的失衡。
原型画的比较多,可能会迷失。PM不是画原型的,这个切记。
你需要试着去做架构图、流程图、泳道图、项目规划图等。全面发展。这些东西接触了,你会打通前后台的逻辑。前端的界面做的才更顺手和有自信。很多界面里面的弹框、图片和文案背后都是数据库里面的各种字段做支撑。用API实现的传递。
2、后端PM–逻辑的激进者
一句话特点:一后端pm负责的更多是管理系统,后端能力架构,内容管理,触发策略,算法优化,交易流处理,数据抽取。人物性格偏理智,严谨,学术派,对数字敏感并喜爱分析产出背后的公式模型。
(1)需要具备的能力
后端pm更偏重于流程和规则的制订,把业务流程化自动化,提升效率。比如常见的crm系统、卡券包营销系统、APP千人千面用户分析系统、AI智能客服系统,都是偏后端pm的设计范畴,作为后端产品经理必须要深入了解每个部分的业务流程是怎么样的,逻辑性要很强,经常和RD QA打交道。
相比前端pm,他们需要更好的技术背景、逻辑分析能力、协调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有些业务是强技术主导的,比如AI人工智能、风控,有时候RD懂的比PM还全面一些。
(2)日常工作内容和产出
除了沟通外,其实也是原型和文档。但是里面的内容会完全不一样。还有就是你要喜欢用Excel,喜欢分析数据报表,还有抽象设计很多的VISIO架构图。
我们知道后端产品形态偏PC端的多一些。一个APP的后台系统一定是一套PC端页面,当然现在也有部分功能迁移演进出一个移动版本,最核心的管理系统还是PC端,因为pC屏幕足够大,方便操作和管理。目前的管理系统多是B/S架构。前几年是C/S架构。
(3)可能的进阶路线
比如金融平台的后端系统十分繁杂,pm也是一大堆。风控,对账结算,通道路由,都有自己的系统。降峰老师认为,用户对这些无感知的时候,证明你的产品足够强壮,体验优秀。一旦出了问题,一定都是大问题。 所以这些系统有一个kpi是打扰率。打扰率越低越好。我在金融产品经理必备能力的课程里有具体提到类似观点和案例。
后端产品经理成功的标志有一个观点,当你的用户和领导不知道你的存在时,你就成功了。
(4)根据业务属性细分的岗位
后端产品和系统分很多,细分的话比较多,大家看到这些词就可以归到偏后端这类里。
比如:策略算法产品经理,CRM系统产品经理,分发变现产品经理,数据分析产品经理,POI产品经理等。
(5)坑和躁动
周围很多的后端pm感觉寂寞久了,想出来透透气。所以后端产品转前端不是那么难。但是前端产品转后端是挺难的。所以掌握一个完整的后端架构和逻辑内涵是很重要的。别人很难抢走。比如交易订单系统,银行通道及清结算,库存管理系统,这些都是极抢手的人才。不过也有前端转后端,用户端转企业端的pm。目前还在纠结中。
后面我们谈谈找到自己的罗马帝国。
三、 找到自己的罗马帝国
前面提到过“端分类+业务喜好=你的方向”的自创分析法。
其实除了自己选择做偏用户端,还是偏后端,还要看看你对这个业务是否喜欢或者偏理性还是感性的问题。
一个产品的完整体系包含 构,铸,察。 每个人的不同职业阶段都会有不一样的态度和想法。
有时候实际工作中,一个pm又要做前端界面又要出后台系统,其实都有交叉,所以只能是说偏某个多些,而不是完全的绝对。
后面会单独针对不同的业务给大家做针对性的知识拆解。比如风控系统中前后端产品经理的能力差异,金融产品经理的分类和前后端的分工及知识结构差异。
保持饥饿,保持愚蠢。每一段经历要大于1年才能看透一些事情。因为你也在长大,也会发现自己的潜力和真爱是什么。保持一份适当的好奇心去探求自己的一个未来。
至此,前一篇文章《现在还是不是做产品经理最好的时代?》是从时间角度去谈产品进阶的路程,这篇是空间维度谈产品的方向抉择。
现在,还是不是产品经理最好的时代? 我觉得是。我也觉得现在是知识分享和传承的好时代。因为我见过了太多的大学生和新人期待的眼光。我相信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时代又来了。但是要遇上好导师。
总结和码字是很痛的过程,希望看到大家的掌声和鼓励。
作者:降峰,十年产品人。网络金融资深产品经理,目前从事互联网金融及支付方向产品设计和产品架构工作。